玻璃通孔基板TGV:突破芯片封锁,中国如何抢占千亿市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0 20:00 1

摘要:在半导体产业向“高密度、高频化、微型化”加速演进的浪潮中,玻璃通孔基板正取代传统有机与陶瓷基板,成为支撑先进封装技术落地的关键材料。

一片薄如蝉翼的玻璃,正成为全球半导体巨头争相布局的新战场。

在半导体产业向“高密度、高频化、微型化”加速演进的浪潮中,玻璃通孔基板正取代传统有机与陶瓷基板,成为支撑先进封装技术落地的关键材料。

根据中金研报,英特尔预计在2025年后开始提供完整的玻璃基板解决方案,并在2030年前实现单个封装上集成1万亿个晶体管的目标。

这片0.4毫米厚的玻璃背后,藏着满满的科技硬实力,让中国基板玻璃产业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01 核心价值:为何玻璃基板TGV成为必争之地?

玻璃基板TGV的技术核心在于,以玻璃为基材,通过激光钻孔、电镀填铜等工艺形成垂直导电通孔,实现芯片与外部电路的高效连接。

与传统封装材料相比,TGV的优势堪称革命性。

在性能上,玻璃基板的热膨胀系数与硅芯片匹配度高达95%以上,可大幅降低封装应力导致的失效风险。其高频信号传输损耗较有机基板降低40%,是5G毫米波器件的理想选择。

在成本方面,玻璃基板的表面平整度误差控制在2μm以内,适配微米级芯片键合需求。面板级封装成本比晶圆级降低66%,还能有效对抗翘曲,适合大尺寸封装,满足AI芯片需求。

中金公司报告指出,玻璃基板具备成为替代传统ABF载板、硅中介层的新材料的潜力,是人工智能新时代对于算力更高需求的理想解决方案。

02 市场格局:全球寡头垄断,中国企业悄然崛起

全球玻璃基板市场呈现“技术集中、区域竞合”的格局,竞争层次十分清晰。

第一梯队由日本AGC、美国康宁、中国台湾南玻集团主导,合计占据75%的全球份额。AGC凭借光刻辅助通孔技术垄断HBM封装市场,其TGV基板供应三星、SK海力士,毛利率超60%。

第二梯队以中国天承科技、凯盛科技为代表,通过填孔工艺创新切入AI芯片封装供应链。2024年天承科技对国内Chiplet封装企业的供货量同比增长280%,市占率提升至8%。

在显示玻璃基板领域,康宁、旭硝子和电气硝子三家的市场份额合计约达80%,其中康宁居首位,市占率超50%。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高世代玻璃基板领域取得突破。彩虹股份首条溢流法G8.5玻璃基板生产线在合肥基地成功量产,其G8.5+大吨位液晶玻璃基板达产速度达到国际同行最好水平。

03 技术瓶颈:TGV工艺面临哪些量产难题?

TGV技术的核心壁垒主要集中在玻璃通孔工艺上。玻璃基板在加工过程中与ABF载板相同采用SAP工艺,需对玻璃进行大量TGV通孔后进行填孔处理。

其中核心难点包括:高深宽比的TGV结构制造;通孔中微裂纹的产生;热应力管理;通孔的金属化。

从原材料方面来看,玻璃芯板、电镀化学品以及ABF膜等材料仍为玻璃基板制造流程中的关键原材料。

全球行业报告指出,玻璃基板TGV行业快速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核心原材料高纯度石英玻璃依赖日本旭硝子,供应周期长达3个月;激光钻孔设备核心部件如飞秒激光器仍依赖进口,制约产能扩张速度。

高深宽比通孔填孔良率虽提升至90%,但较传统基板仍有5-8个百分点差距。

英特尔等公司正致力于解决这些技术难题,计划在2025年后提供完整的玻璃基板解决方案。

04 市场前景:未来五年迎来爆发式增长

据恒州诚思调研统计,2024年全球半导体封装用TGV基板收入规模约达8.91亿元,预计到2031年,收入规模将飙升至45.02亿元,2025-2031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5.5%。

中金公司的预测更为乐观:若未来除Intel外更多的IC设计/IDM企业采用玻璃基板,同时AGC、康宁等公司均能够实现玻璃基板的量产,则2025年全球玻璃基板市场规模有望达2980万美元,至2029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2.12亿美元。

下游先进封装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是市场爆发的核心引擎,HBM存储、AI芯片与高频通信构成三大需求支柱。

AI算力需求推动HBM3e/HBM4加速迭代,单颗HBM芯片需配套8-12片TGV基板实现信号互联,2024年全球HBM出货量同比增长180%,直接拉动TGV基板采购量激增。

英伟达H100、AMD MI300等高端AI芯片采用Chiplet封装,通过TGV基板实现多芯片异构集成,其高频低损耗特性使芯片算力释放效率提升15%,2024年AI领域TGV基板需求增速达35%。

05 中外差距:中国技术与全球领先水平的距离

在显示玻璃基板领域,国内厂家已经占据高世代TFT-LCD面板一半以上市场,但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因更大的尺寸和更高的生产难度,长期以来主要依赖国外厂家。

8.5代和10.5代是玻璃基板生产商的竞争焦点,壁垒较高且竞争激烈。目前,10.5代线国内市场基本由美国康宁、NEG和AGC三家划分。

2017年前,国内8.5代线的市场也被这三家公司垄断,但近年来,彩虹股份等中国企业在8.5代线取得突破,逐步实现了高世代玻璃基板的国产化。

在半导体封装用TGV基板领域,全球市场由日本AGC、美国康宁等国际巨头主导,合计占据75%的全球份额,而中国领先企业天承科技的市占率约8%。

国内企业多集中低世代线,彩虹股份、东旭光电在高世代线有突破,但在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上仍与国外巨头有较大差距。

06 突破路径:中国如何实现后来居上?

面对技术差距,中国企业正在多条路径上寻求突破。

加强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是关键。彩虹股份与国内生态链企业联合研发,攻克了国外在溢流砖前沿材料及设计上设置的技术壁垒,实现了下拉玻璃的高平整度。

徐剑表示:“一切从零开始,没有捷径可走。产品和配方我们自己研究,所有的装备材料我们自己开发,全套制备工艺我们自己摸索。”

推动产业化与规模化生产同样重要。彩虹股份通过不断推进技术升级、积极研发市场主流产品,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不断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彩虹股份G8.5+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落地关键新技术15项,促使生产线效率提升13%、设备设计寿命延长20%、水利用率提高24%、每年节约电费数千万元。

构建完整产业链生态也不可或缺。咸阳布局新型显示新赛道,招引了一批重点项目,同时突出科创引领,加强新型显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如今,50余户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咸阳,构建起从石英砂到显示终端的完整产业链。

全球TGV基板市场正以每年25.5% 的速度狂飙,而中国企业的追赶也在加速。彩虹股份G8.5+基板玻璃生产线上,机械臂每40秒就产出一片0.4毫米厚的基板玻璃,这样的速度背后是中国在电子玻璃领域20年的技术积累。

玻璃基板的战场不再只是显示产业,更延伸至半导体封装这一更广阔领域。谁能想到,一片看似普通的玻璃,竟承载着中国芯片突破封锁的新希望。

免责声明:

1.文中图片仅用于增强阅读效果,与本文所述内容、技术、产品或研究成果无关。

2.本文基于公开搜索信息和研究报告,所涉及的企业仅为个人学习和研究之用,不代表其投资价值,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意见,据此投资的风险自负。

3.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前,建议您进行深入独立的研究并咨询专业的技术和财务顾问。

来源:金脉洞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