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和平奖揭晓:获奖者不是特朗普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0 19:34 1

摘要:和平、发展与合作已成为世界主流。和平与团结,而不是纷争与战乱,促进了社会生产和科学的发展。和平使人类团结一致。各国应通过国际合作谋求发展。和平与发展的理念,永不谋求霸权的理念,睦邻友好合作的理念,正在宣传开来。诺贝尔和平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一观念,并促进了这

正文

和平、发展与合作已成为世界主流。和平与团结,而不是纷争与战乱,促进了社会生产和科学的发展。和平使人类团结一致。各国应通过国际合作谋求发展。和平与发展的理念,永不谋求霸权的理念,睦邻友好合作的理念,正在宣传开来。诺贝尔和平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一观念,并促进了这一观念的传播。

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10月10日宣布,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将授予玛丽亚·科琳娜·马查多(Maria Corina Machado) ,以表彰其 "为促进委内瑞拉人民的民主权利所做的不懈努力,及其为实现从独裁到民主的公正和平过渡而进行的斗争"。过去一年中,马查多女士被迫东躲西藏。尽管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她依然坚持留在委内瑞拉,其选择激励数百万人民。她把委内瑞拉反对派团结在一起,抵制该国的军事化。她一直以来坚定地支持和平过渡至民主政体。

本年度和平奖得主

与其他几项诺贝尔奖不同,和平奖的颁发地点不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而是在挪威首都奥斯陆。早在一八一四年,挪威和瑞典已结成联盟,并由同一君主领导。十九世纪末,挪威展开脱离联盟之争,诺贝尔希望借将和平奖交由挪威议会处理这种方式来缓和这一有可能演变成危机的争端,实现两国永久和平友好。

获奖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机构。获奖者将获得证书、金质奖章和奖金支票。奖章正面是诺贝尔的头像,背面刻有铭文,意为“为了人类的和平与情谊”。

诺贝尔奖的评选过程如下:首先审查提名,编制初步名单;然后咨询外部专家,包括挪威和国际和平专家;最终在10月初开会决定,通常在最后一次会议前达成共识。颁奖仪式将于12月10日在奥斯陆举行.。奖金为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834万)。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共收到338(244位个人和94个组织)份提名。

获奖者介绍

玛丽亚·科琳娜·马查多(Maria Corina Machado)玛丽亚·科里娜·马查多·帕里斯卡于1967年10月7 日出生,是委内瑞拉政治家和工业工程师。她是委内瑞拉反对派的著名领导人。马查多于2002年作为选票监督组织苏马特的创始人进入政界,2011年至 2014 年担任委内瑞拉国民议会议员。2023年,马查多在反对党初选中获胜并成为2024年委内瑞拉大选的团结候选人。然而,其担任公职的资格被政府取消。此后,她转而支持埃德蒙多·冈萨雷斯·乌鲁蒂亚作为反对派候选人。马查多因其激进主义而获得国际认可。她于2018年被BBC评委100位杰出女性之一,并名列2025《 时代》杂志100名最具影响力的人士。获奖成果: 勇敢而坚定的和平捍卫者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一位勇敢而坚定的和平捍卫者——一位在日趋黑暗中点燃民主之火的女性。作为委内瑞拉民主运动的领袖,玛丽亚·科里娜·马查多是近年来拉美地区展现平民勇气最杰出的典范之一。马查多女士一直是团结曾经严重分裂的政治反对派的关键人物,这些反对派在要求自由选举和代议制政府等方面找到共同点。在民主受到威胁的时候,捍卫这一共同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作为致力于民主发展的组织苏马特的创始人,马查多女士早在20余年前就为自由和公平的选举挺身而出。正如她所说:“选择来自选票而非子弹”。从那时起,在其政治活动中,马查多女士一直为司法独立、人身权利和民选代表发声。多年来,她为委内瑞拉人民的自由而持续奋斗。2024年大选前,马查多女士成为反对派总统候选人,但法院取消其候选资格后,她转而支持另一个政党代表埃德蒙多·冈萨雷斯·乌鲁蒂亚参选。数十万志愿者跨越政治分歧动员起来以确保选举的透明和公正。在选举前后,反对派集体的努力极具创意且非常勇敢,也体现了和平和民主精神。在其领导人发布收集的计票结果并表明反对派以显著优势获胜时,他们赢得了国际支持。但该国政府拒绝接受大选结果并让渡权力。在其悠久的历史中,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表彰勇敢的人们,他们挺身而出反抗镇压,他们通过实际行动表明和平抗争可以改变世界。在过去一年中,马查多女士被迫东躲西藏。尽管受到严重威胁,她依然留在国内,这一选择激励了数百万人。玛丽亚·科里娜·马查多符合诺贝尔选择和平奖得主的遗嘱中确立的三大标准。她把反对派团结在一起。她坚定不移地抵制社会军事化。她一如既往地支持向民主体制和平过渡。玛丽亚·科里娜·马查多表明,民主的工具也是和平的工具。她拥抱面向不同未来的希望,那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受到保护、公民的发声获得重视的未来。在这个未来中,人民终于能够自由地生活在和平中。

与和平奖失之交臂的特朗普

当地时间10月10日,随着诺贝尔和平奖揭晓,美国总统特朗普确定无缘该奖项。由于此前多方造势,本届诺贝尔和平奖也被欧洲媒体誉为最受关注奖项,包括英国广播公司、《卫报》等近百家媒体进行直播。许多媒体在现场直播特朗普在诺奖颁发前48小时就加沙地带停火“做出突出贡献”,他还曾表示“自己将设法前往埃及参加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签署仪式。”在距离诺贝尔奖宣布还有24小时时,美国《纽约时报》负责白宫报道的知名记者艾瑞克·格林在《特朗普正盯着诺贝尔和平奖 他能拿到吗?》一文中报道称,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就非常渴望拿到诺贝尔和平奖,当时就开始了游说,并将这份渴望带到了第二个任期。“所以他也很苦涩地抱怨奥巴马总统上任后不到九个月就拿奖。”今年7月,有报道称特朗普致电挪威财政部长、北约前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询问诺贝尔和平奖的相关事宜,而这通电话的最初目的是讨论美国和挪威之间的关税。而在本月8日,有记者提问特朗普是否相信自己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他回答道:“我们解决了七场战争,我们接近解决第八场战争。而且我认为我们最终会解决俄乌冲突。我认为历史上没有人解决过这么多战争,但也许他们会找个理由不把奖颁给我。”早在今年7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时,递交了一封提名其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的信函,称特朗普“正在亲手缔造和平,当之无愧获得该奖项”。今年9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纽约表示,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真心想要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就应该推动结束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战争。或许是马克龙的建议太过让人心动,特朗普几乎是“压哨”促成了加沙地带的停火协议。本轮巴以冲突满两周年刚过,美东时间10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率先在其社交平台发文称,双方均已签署其提出的“20点计划”第一阶段协议,所有被扣押人员将很快获释,以色列军队也将撤至双方商定的界线。他本人可能在10月12日前往中东。此时,距离诺贝尔和平奖宣布只有48小时。《金融时报》引述欧洲官员消息称,特朗普正加紧推动以色列和哈马斯在周五前达成协议,以影响评选结果。特朗普还向挪威政府施压,而挪威外长则强调诺贝尔委员会独立于政府运作。内塔尼亚胡转发AI生成图片10月9日,以色列总理办公室突然发文称:“授予特朗普诺贝尔和平奖——他当之无无愧!”并且用AI生成了一张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将诺奖挂在特朗普脖子上的照片,瞬间引爆全球媒体关注。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周四明确表示,在美国总统宣布加沙停火协议的前几天(本周一),委员会已经就谁会获得2025年和平奖获做出了最终决定。考虑到由五人组成的独立委员会的时间框架和组成,大多数诺贝尔专家和挪威观察家认为,特朗普不太可能获得该奖项。美国有线新闻网(CNN)10日报道,根据最新民意调查,全美只有22%的人认为特朗普应该获得和平奖。在诺贝尔和平奖历史上,共有四位美国总统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分别是西奥多·罗斯福(1906年)、伍德罗·威尔逊(1919年)、吉米·卡特(2002年)和贝拉克·奥巴马(2009年)。其中奥巴马的获奖备受争议,因为他上任仅数月即获表彰,特朗普则反复提及此点,称如果自己是奥巴马,“10秒钟就会拿到诺贝尔奖”。

奥斯陆媒体担忧,若特朗普落选,可能影响美挪贸易谈判(挪威寻求降低15%关税)和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该基金40%投资在美国)。挪威政界担忧报复一旦特朗普没有获奖,会恼羞成怒对其进行报复。社会主义左翼党领袖基尔斯蒂·贝格斯特称奥斯陆须“为任何事准备”。绿党领袖阿里德·赫姆斯特德强调委员会的独立性赋予奖项信誉。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约根・瓦特内・弗赖德内斯近期对当地媒体“暗示”特朗普至少今年无望获奖。他表示中东和平协议仅适用于明年并称,特朗普的压力“非同寻常,看起来相当自我中心,与奖项传统冲突”。

近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最近十年诺贝尔和平奖得奖者名单:

2024年: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团体协议会,获奖理由: "努力实现无核武器世界,并通过人证物证表明核武器绝不可再次使用"。

2023年:伊朗人权活动家纳尔吉斯·穆罕默迪,获奖理由:“反对伊朗压迫妇女及其为促进所有人的人权和自由所做的斗争”。

2022年:白俄罗斯人权倡导者阿莱斯·比亚利亚茨基、俄罗斯人权组织纪念馆和乌克兰人权组织公民自由中心。获奖者在记录战争罪行、侵犯人权和滥用权力方面做出无与伦比的努力,并共同印证了公民社会对和平与民主的重要意义。

2021年:菲律宾记者玛丽亚-雷萨和俄罗斯记者德米特里-穆拉托夫,以表彰他们 "为表达自由而勇敢斗争"。

2020: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为消除世界饥饿的努力"。

2019年: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艾哈迈德 "为和平而努力",特别是他 "为解决与厄立特里亚的边界冲突而采取的坚定举措"。

2018: 刚果医生丹尼斯-穆克韦格和雅兹迪人纳迪亚-穆拉德致力于 "结束将性暴力作为战争武器的做法"。

2017年: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ICAN)帮助确保通过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禁止原子武器条约。

2016年:哥伦比亚总统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致力于结束与法尔克游击队的武装冲突。

2015年:突尼斯全国对话四方,帮助拯救突尼斯民主过渡的民间社会行为者。

2014年:马拉拉-尤萨夫扎伊(巴基斯坦)和凯拉什-萨蒂亚尔蒂(印度)"因为他们为反对压迫儿童和青年以及为所有儿童的受教育权而斗争"。

2013年: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CW),表彰其为使世界摆脱这些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所做的努力。

百年诺贝尔和平奖

1895年11月27日,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签署了最后的遗嘱,将其最大一部分财产用于颁发一系列奖项(即诺贝尔奖)。正如诺贝尔在遗嘱中所描述的那样,其中一个奖项专门表彰“为促进民族国家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军备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基本事实:

以下是有关诺贝尔和平奖的一些基本数据:

1901至2025年间,共授出106个诺贝尔和平奖(除却以下年份:1914-1916、1918、1923、1924、1928、1932、1939-1943、1948、1955-1956、1966-1967和1972)。


72个和平奖由一位获奖者独享,31个奖由两位获奖者分享,3个奖由三位获奖者分享。


共有112名个人和31个组织曾经荣获诺贝尔和平奖。国际红十字会和联合国难民署分别获得3次和2次诺贝尔和平奖。

共有20位女性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除今年获奖者马查多,还包括:

1905 – Bertha von Suttner
1931 – Jane Addams
1946 – Emily Greene Balch
1976 – Betty Williams
1976 – Mairead Corrigan
1979 – Mother Teresa
1982 – Alva Myrdal
1991 – Aung San Suu Kyi
1992 – Rigoberta Menchú Tum
1997 – Jody Williams
2003 – Shirin Ebadi
2004 – Wangari Maathai
2011 – Ellen Johnson Sirleaf
2011 – Leymah Gbowee
2011 – Tawakkol Karman
2014 – Malala Yousafzai
2018 – Nadia Murad

2021 – Maria Ressa

2023 – Narges Mohammadi

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是巴基斯坦人马拉拉·优素福·扎伊(Malala Yousafzai),她荣获2014年诺贝尔奖时年仅17岁。


最年长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是英国著名原子物理学家、反核人士约瑟夫·罗特布拉特(Joseph Rotblat),他在1995年获奖时已达87岁高龄。


拒绝领奖

越南政治家黎德寿(Le Duc Tho)是唯一拒绝和平奖的得主。他当时由于与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谈判越南和平协定,被一起授予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

玛丽·布伦科(左) 、弗雷德·拉姆斯德尔(中)和坂口志文约翰·克拉克(左)、米歇尔·德弗雷特(中)和约翰·马提尼斯

8日,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北川进(Susumu Kitagawa)、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Richard Robson)、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奥马尔·亚吉(Omar M. Yaghi),以表彰其“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分子结构类型”(详见: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偷偷溜进图书馆的小孩,改变了世界)。

北川进(左)理查德·罗布森(中)和奥马尔·亚吉

拉斯洛·克拉斯纳霍尔凯

另据诺奖官网消息,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奖将于13日揭晓。

参考资料:

来源:米高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