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刷到农业农村部那条公告,我愣是把手机亮度调到最大——鄂州梁子湖养的团头鲂,DHA含量是普通淡水鱼两倍,越南超市货架上贴着“中国湖北”小蓝签。
武昌鱼居然能出口了?
昨天刷到农业农村部那条公告,我愣是把手机亮度调到最大——鄂州梁子湖养的团头鲂,DHA含量是普通淡水鱼两倍,越南超市货架上贴着“中国湖北”小蓝签。
我妈群里瞬间炸锅:以后补脑是不是不用啃三文鱼了?
我舅在鄂州养了一辈子鱼,去年还在抱怨“人放天养”产量低,今年直接笑到合不拢嘴。
官方数字说增产15%,他私下告诉我,实际塘口价涨了快三成,外地车排队到村口,鱼还没出水就被订空。
最夸张的是东南亚老板,现场掏现金,只要带“梁子湖”三个字,大小不论,通通打包。
老头第一次用微信收款,手指抖成筛子,一晚上学会扫码、语音、发定位,第二天就给自己买了部新手机。
另一边,长江所那帮穿白大褂的,把肥鱼苗种成活率从三成提到七成五,听起来像实验室报表,落到宜昌餐桌上就是“笔架鱼肚”火锅底从128涨到168,还天天排队。
我上周去宜昌出差,本地同事非拉我打卡,说胶原蛋白肽能直接抹脸,我喝了三碗,第二天痘痘真瘪了,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最魔幻的是丹江口。
以前去那边钓鱼,翘嘴鲌随便拎,现在每人每年只能捞200吨,想吃得摇号。
朋友给我发来“鱼光互补”照片,光伏板底下漂着一排排网箱,太阳照着,鱼在阴影里游,硒含量飙到0.23,抗氧化神器。
他调侃:以后吃条鱼还得看天气预报,阴天不开板,鱼也懒得动,肉质更弹。
清江银鱼干脆把直播间搬进加工厂。
我半夜刷抖音,看见小姐姐把银鱼脆倒进酸奶,弹幕狂刷“高蛋白零负担”,顺手下单三盒,第二天到货,发现产地离我老家不到五十公里。
长阳那个新园区,去年出口额涨四成,全靠即食小包装,一条鱼拆成十样卖,连蛋白粉都整出来了,健身党狂喜。
新洲的黄颡鱼更离谱,5G探头泡在水里,氨氮一超标,手机自动报警,密度降了三成,价格却翻一倍。
武汉馆子现在把“黄颡鱼豆腐汤”写进菜单必点榜,服务员上菜必补一句:有机认证,小孩吃了聪明。
我侄女三岁半,已经会指着菜牌说“吃聪明鱼”。
最上头的是鄂城臭鳜鱼预制菜。
我本以为速冻会毁味道,结果京东首月卖十万份,发酵工艺改良后保质期半年,租房党直接空气炸锅180℃十五分钟,隔壁室友敲门问是不是广西人搬家。
本地收购价瞬间抬两成,养殖户集体换车,村口停满比亚迪。
看完一圈,我算看明白了:湖北这些鱼,早就不是“土特产”三个字能装下。
它们被实验室、光伏板、5G探头、直播间、预制菜工厂轮番改造,身价一路飙,连碳足迹都能扫码溯源。
一条鱼,从水里游到嘴里,中间隔着专利、配额、胶原蛋白肽、硒含量、DHA指标,最后落进我们碗里,成了养生、美颜、补脑、低碳的代名词。
小时候吃鱼,长辈只说“鲜”,现在得先查成分表。
到底是鱼升级了,还是我们变得矫情?
我说不清,只知道下次逛超市,看见“梁子湖”三个字,大概率会默默掏钱包——毕竟,连我妈都开始用武昌鱼DHA当广场舞谈资了。
来源:非凡山雀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