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刚过又一内鬼泄密被揪!甚至惊动央视,给大家提了个醒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0 18:26 1

摘要:还有些“间谍”的例子一曝光才知道,咱普通人说不定啥时候,也会不小心踩了“红线”……

图|小六

文|小六

国庆假期刚收尾,没想到有些人就“藏”不住了!

这位“内鬼”,把重要情报传给了境外,直到“爆雷”了才败露。

这事直接把央视都给惊动了,亲自下场点名。

还有些“间谍”的例子一曝光才知道,咱普通人说不定啥时候,也会不小心踩了“红线”……

谁能想到,让一家大企业陷入危机、惊动国家部门的,竟是内部一位 “好苗子”。

这事儿的主角叫董某某,在国内某大型企业的国际业务部工作。

他是研究生学历,外语能力突出,刚进公司时,领导和同事都觉得他是块做骨干的料,手里慢慢接触到不少核心业务信息。

像货物出口的关键数据、合作方的重要资料,他都能接触到。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董某某的状态变了。

之前积极主动的他,渐渐变得消沉,开会时不怎么说话,对工作也没了往日的劲头。

身边人只知道他好像对工作安排有些不满,却没人想到,他心里已经盘算着危险的念头。

深夜的书房里,董某某对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

他特意用 VPN 注册了境外邮箱,把手里掌握的公司拟出口货物名称、数量、运输路线,还有具体交易额,一股脑打包发了出去,甚至还加了句引导对方的话。

见一次没被发现,他的胆子也更大了,接二连三把更多敏感信息发了出去。

很快,境外机构就抓住了这个机会,找了个由头在公海拦下公司的货船,强制登船检查,船上的货物全被扣留。

企业一下子损失好几千万,合作方也慌了,赶紧暂停了合作,连国家的对外业务形象都受了影响。

直到国安干警敲开家门,董某某才彻底慌了,嘴里反复念叨着 “我没料到会这样”。

可再后悔也晚了,他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和为境外非法提供情报罪,按照法律规定,最高可能面临无期徒刑。

后来央视专门报道了这案子,曝光了他的动机,属实让人是又心疼又觉得可恨!

谁能想到,原来他是因为对工作调整、考核结果不满,才走了上了这条不归路。

一次两次头脑发热,直接葬送了自己的好前途。

但说到底,可再大的不满,也不能拿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当发泄的工具啊!

但这些 “泄密者” 更意外更让人意外,他们不是间谍,却无意中干了间谍的活……

董某某的案子够让人警醒,但还有些泄密者,他们的身份更让人想不到。

他们没拿境外的好处,也不是故意当间谍,却因为一时糊涂或侥幸心理,闯下了大祸。

最让人吃惊的是上个月刚破获的直播泄密案。

有个叫陈某的普通人,家住在军用机场附近。

某天晚上,他听见窗外传来军机的轰鸣声,不仅没意识到危险,反而打开手机开了直播,想借着 “军机” 的噱头吸引关注。

直播时,评论区里全是网友在提醒他,说 “这种内容不能播,会泄密”,连机场保卫部都专门打电话警告他赶紧关掉直播。

可陈某看着直播间里不断上涨的观看人数,根本没把警告当回事,还在电话里跟保卫人员吵了起来,硬是把直播开了快一个小时。

就这一个小时,部队的行动时间、军机的型号特征,全被直播间里的人看了去,其中说不定就有境外势力的眼线。

这直接威胁到了国家的军事安全,最后陈某被依法抓获,涉嫌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根据法律规定,他可能面临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谁能想到,一个普通人为了点流量,竟把这么重要的机密给泄露了?

更离谱的是,相关部门在科普保护国家安全时还提到一个例子。

之前有科研单位的实习生,在办公室整理资料时,看到一堆印着文字的 “废纸”。

他觉得放着没用,就随手收拾起来,卖给了上门收废品的人。

结果没想到,那些纸上印的全是还没公开的科研技术参数,这些 “废纸” 几经转手,最后落到了境外势力手里。

直到国安部门找到他,他还一脸懵,说 “我以为那就是普通垃圾,哪知道这么重要”。

这些案例一次次提醒我们:

泄密者不一定是那种凶神恶煞、拿着秘密换钱的间谍。

很可能就是身边那些因为情绪失控、无知或贪小便宜的人。

更有甚者,就是一些普通的老百姓!

董某某和陈某的案子,之所以能惊动央视和领导,不是因为案子有多 “离奇”。

而是因为现在境外势力的渗透,早就不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充满 “戏剧性”。

他们就盯着我们身边那些看似不起眼的 “小信息”,找机会钻空子。

通报里说得很清楚,这些年,境外势力特别关注我国的经济、科技、航运、军事等领域。

他们找突破口的时候,往往会盯着内部人员的疏忽,或是像董某某这样有私心、有怨气的人。

就像董某某手里的外贸数据,看似只是企业的业务信息。

可这些数据连起来,就能分析出我国相关行业的出口趋势,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

而陈某直播的军机画面,普通人看着觉得 “新鲜”“好看”,可在境外势力眼里,这些都是能用来分析我国军事部署的重要情报。

更要注意的是,泄密的代价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重。

有律师分析过,单说董某某涉嫌的 “为境外非法提供情报罪”,足够让他喝一壶的了。

就算是像那个实习生一样无心之失,只要因为泄密造成了后果,照样要承担法律责任,留下终身的案底。

那咱们普通人该怎么保护自己,不踩这些 “红线” 呢?

其实也很简单,只要做到以下两点,就能守住安全底线:

不贪小便宜、一定要守规矩!

这不仅是在保护国家,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泄密从来都不是 “小事”,每一次泄密都连着国家的安危。

别让一时的情绪、无知或侥幸,变成伤害国家的 “刀子”。

国家安全需要每个人都绷紧弦,这根弦什么时候都不能松。

守住法律和道德的底线,才是对自己、对家人最好的保护。

来源:夕颜TALK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