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商文化是一座城市生长的精神根系与动力源泉。走好工商文化的“坚守、传承、创新”之路,打造天津独特的城市名片和文化标识,锻造城市自信自强的筋骨,让百年商脉汇聚发展动能、赋能产业升级,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书写独具津韵的时代答卷意义重大。
工商文化是一座城市生长的精神根系与动力源泉。走好工商文化的“坚守、传承、创新”之路,打造天津独特的城市名片和文化标识,锻造城市自信自强的筋骨,让百年商脉汇聚发展动能、赋能产业升级,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书写独具津韵的时代答卷意义重大。
一、天津工商文化的历史溯源
天津的工商文化可追溯至元明时期,并在近代工业文明浪潮中完成蜕变,最终凝练为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精神的独特文化形态。
依托大运河与海河交汇的地理优势,元代起天津就有“晓日三叉口,连樯集万艘”的漕运盛况。明清时期,天津就形成了“万商云集”的市井商业文化。天津开埠后,西方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为天津工商文化注入了西方元素,并极大地冲击、推动了天津传统工商业的转型。在洋务运动中,天津作为中国学习西方的前沿阵地,中西文化在技术、管理层面深度融合。在清末新政期间,天津企业开始尝试以制度、品牌、市场规则构建形象,近代企业文化开始萌芽。
民国初年至全民族抗战爆发前夕,天津工商业发展进入鼎盛期,天津成为北方经济中心,工商文化精神内核逐渐凝练成型。北洋劝业铁工厂主动引进丹麦水泥回转窑技术,促进了相关技术在行业内的传播和交流,展现了企业图强进取的精神风貌;劝业场“劝吾胞舆、业精于勤”的百年箴言,折射脚踏实地务实发展的经营哲学;东亚毛纺厂大胆提出“抵制洋货”的口号,主张将民族情感与品牌价值深度融合;实业家宋则久创立直隶国货维持会,以商战之力践行实业救国,等等。这些事迹与精神相互交织,共同铸就了天津工商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新中国成立后,天津作为北方工业重镇,诞生了新中国众多“工业第一”,在制造业领域勇立潮头。津门匠韵,精工铸魂,天津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为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基石。改革开放后,天津主动拥抱变革,积极融入全球经济浪潮,工商文化在开放与创新中淬炼出“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时代品格。近年来,天津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推动化工、冶金、轻工等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天津工商文化在守正创新中彰显出持续生命力。
二、天津工商文化的精神内核
天津工商文化历经数百年沉淀发展,底蕴深厚,成为支撑城市长盛不衰的精神基石。
家国情怀是根脉。作为拱卫京畿的“畿辅门户”与近代北方最早开埠的通商口岸,天津自近代起便承载着“实业兴邦”的家国担当。这种植根于地缘使命的“家国工商”传统,不仅塑造了天津企业“计利当计天下利”的经营哲学,更让“与国共进”成为刻在天津工商界骨血里的集体潜意识。
创新求变是动力。估衣街上的老字号率先摒弃传统议价模式,引入明码标价的“不二价”制度,劝业场首创“会员积分制”与橱窗广告陈列。新中国成立后,天津飞鸽自行车厂通过技术革新成为中国自行车工业的标杆。从商业制度创新到核心技术突破,从民族工业自救到现代产业奠基,这些跨越几百年的创新实践,早已将“敢闯敢试、永不止步”的精神密码融入天津工商文化的血脉,塑造成为城市勇立潮头的精神品格。
诚信兴业是准则。天津工商界将诚信视为一种基本的道德准则,将诚信兴业明确写入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成为每个从业者必须遵守的准则。百年药号达仁堂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其药材采购、炮制、制剂的每一道工序都严格遵循标准。谦祥益布庄坚持“货真价实”,以心理定价策略赢得信任。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与对承诺的坚守,让“诚信”二字成为天津工商文化最鲜明的标签。
务实进取的实践方法。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天津工商业曾经面临诸多挑战:战争破坏、市场波动、技术竞争……但工商界始终通过务实进取的方法积极应对。在抗日战争时期,部分企业冒着风险坚持生产,支援抗战;在经济困难时期,企业通过调整经营策略、优化产品结构等方式渡过难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升自身竞争力。这种直面挑战、迎难而上的精神,推动天津工商业锤炼出高效务实的生存智慧。
开放包容是格局。河海交汇的地理开放性与近代租界的文化碰撞,推动天津形成了“中西合璧、不拘一格”的实践品格。开放包容塑造了天津工商文化兼容并蓄的博大胸襟,推动天津从漕运码头走向全球化舞台。
三、构筑天津现代工商文化新高地
“守正不守旧、创新不离根”,深挖天津工商文化这座“富矿”,对于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工业遗存活化利用。工业遗存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精神文化载体。要充分挖掘和整理工业遗存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内涵,使其从单纯的物质遗迹转变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遗产,将工业遗存与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等相结合,实现工业遗存的可持续发展。工业遗存改造项目并非简单的空间重塑,而是要将天津工商文化中的精神内核注入发展肌理,既要保留工业文明的历史印记,又要为新兴产业提供新的发展载体,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对话。
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老字号记录了工商文化的发展脉络,见证了从传统手工业到现代商业的转变,是城市工业化和商业化的活化石。老字号的商标、传统技艺、店铺布局、商业伦理等都反映了特定时期的文化特征。要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鼓励老字号品牌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开发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产品。要推动产业升级,要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品牌拓展等方式,提升传统产业的附加值,提升老字号品牌影响力。要培养文化传承人,通过师徒传承、家族传承等方式,培养技艺精湛的传承人,确保品牌的延续和发展。
推动工商文化的当代诠释与代际传递。近年来,天津在智慧城市建设、高端制造业等领域持续发力,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众多企业家投身公益事业,推动教育、环保等社会事业进步。这种精神的延续,让天津工商文化超越了工商界,成为凝聚城市力量、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要通过教育体系与传播机制强化工商文化认同,将工商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企业品牌建设中,讲好天津故事。要创新文化表达方式,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将工商文化以沉浸式体验的形式呈现,让工商文化以更鲜活、更年轻的姿态扎根青年心间。
来源:网信宝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