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作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0 16:33 1

摘要:北京时间10月9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Krasznahorkai László),以表彰其“在末世恐惧中仍能通过震撼人心且具先知般洞察力的作品,重申艺术的力量”的杰出成就。

北京时间10月9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Krasznahorkai László),以表彰其“在末世恐惧中仍能通过震撼人心且具先知般洞察力的作品,重申艺术的力量”的杰出成就。
在诺贝尔奖系列奖项里,文学奖被认为是大众讨论度最高的,今天为大家从历代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作中选出10本好书,一起阅读收藏吧!1.《悉达多》[德] 赫尔曼·黑塞 著,杨玉功 译1946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我们必须要找到并拥有自己的阿特曼!其他一切都只是在不断的探索中绕行和迷失。
《悉达多》是德国著名作家赫尔曼•黑塞有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书中,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离开家乡,拜师修行,寻求智慧、寻找自我的故事,悉达多经历了极端的精神净化,也在世俗社会之中经受了长期而曲折的洗礼,最后在一条大河边开悟并因此获得了内心的宁静。本书绝非惯常意义上的小说,而是涌动着智慧哲思,直抵人类心灵的生命之书。2.《约翰·克利斯朵夫》[法] 罗曼·罗兰 著,傅雷 译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谁要能看透孩子的生命,就能看到湮埋在阴影中的世界,看到正在组织中的星云,方在酝酿的宇宙。儿童的生命是无限的。它是一切……
《约翰・克利斯朵夫》既是一部描写音乐家诞生记的“有字之书”,更是鼓励人们以一颗自由的灵魂去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之书”。就像译者傅雷评价的那样:“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其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不言而喻。3.《伤心之家》[爱尔兰] 萧伯纳 著,张谷若 译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夜的美都沁到我的心脾里去了。在夜里,老年人得到安静,青年人生出希望。
《伤心之家》(Heartbreak House)是爱尔兰戏剧家萧伯纳1919年创作的三幕喜剧,剧情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的英格兰乡村。《伤心之家》刻意用契诃夫《樱桃园》营造氛围的笔法写成,剧本有个副标题:“俄国风格的英国主题狂想曲”。剧作通过女青年艾丽•邓的视角,描写88岁的老船长邵特非和他一家房客。这是一出典型的“客厅剧” 剧情发生在客厅聚会中,聚集于客厅内的多是来自上层社会的有闲之士,他们有不凡的文化素养,所以可引经据典,出口成章,使用着漂亮锐利的语言,但因为不必为生计操劳而有太多闲暇,常常感到无聊与倦怠。这些剧中人,在爱情与其他事上,却多是无心的。最终,由这些琐碎的心不在焉所堆叠出的剧本。4.《罗马史》[德] 特奥多尔·蒙森 著,李稼年 译19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本书详尽地叙述了自远古至共和国末期将近1000多年的罗马历史,阐述了罗马从偏于一隅的弹丸小国如何一步步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国家的过程及其原因,并指出了罗马在日渐强盛中已经蕴含衰亡的种子。本书视野开阔,论证严密,在涉及这一古代时期的各个领域都达到了百科全书式的广度。作品文笔洗练,叙事生动,富于戏剧性,人物形象鲜明,达到了历史性和文学性的完美结合。

1902年,蒙森因这部专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这一殊荣的历史学家。本书也成为研究罗马史的权威之作。

5.《窄门》[法] 安德烈·纪德 著,桂裕芳 译
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我的生命除了爱情以外别无所求,我拼命抓住爱情。
《窄门》是一部探索宗教与爱情的思想小说,展现了在爱情萌芽、追求与幻灭的过程中,人性与神性的种种矛盾与撕裂。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视角,穿插了大量的书信体,描绘的思想与情感变化细腻入微,桂裕芳先生的译本恰到好处地还原了这部小说描述的情感波流。6.《雪国》[日] 川端康成 著,尚永清 译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这嗓音很美,甚至有点儿悲哀。仿佛这黑夜里的雪地都要激起同样高亢的反响。

《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创作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唯美主义代表之作,充分体现了川端文学的古典美和物哀思想,其中对人物感情和内心的描写、对景和物的描写、对物和人的描写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用纤巧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年代人们生活的迷茫。
7.《老人与海》[美] 欧内斯特·海明威 著,吴钧燮 译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故事的背景是在20世纪中叶的古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风烛残年的老渔夫一连84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仍不肯认输,而是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85天钓到一条身长18尺,体重1500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这位老人成了海明威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形象之一。8.《西西弗神话[法] 阿尔贝·加缪 著,杜小真 译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西西弗是个荒谬的英雄。

他之所以是荒谬的英雄,

既因为他的激情也因为他所经受的磨难。

他藐视神,仇恨死亡,

对生活充满激情,

这必然使他受到难以尽述的非人折磨:

其整个存在都用于没有效果的活动之中。

这是对大地的无限热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西西弗神话》是法国著名作家加缪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论集,被人称作是存在主义的封篇之作,它以如诗的语言,提出了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一个个命题,即人生存在的荒谬感。加缪在书中一层一层地剥离人生虚幻的外衣,将其荒谬的本质赤裸裸地揭露出来。然而荒谬不是绝望,因为看穿幸福的同时也就看穿了痛苦。9.《泰戈尔诗集:新月集·飞鸟集》[印]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著,郑振铎 译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得久了。
本书收录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新月集》和《飞鸟集》。在《新月集》中,泰戈尔多以儿童视角歌颂世间的爱。在《飞鸟集》中,泰戈尔歌颂自然界生命的万般风情。这些歌颂爱与生命的诗歌隽永秀丽,同时也是中学语文教材推荐读本。10.《聂鲁达诗选》[智利] 巴勃罗·聂鲁达 著,赵振江 译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爱是这么短,遗忘是这么长。
《聂鲁达诗选》是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的诗歌精选集。收录聂鲁达诗歌两大主题中的代表作,包括聂鲁达的爱情诗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写给爱人玛蒂尔德的情诗《船长的诗》《爱情十四行诗一百首》。

延伸阅读:更多好书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纪德的“划时代之作”,央视科教频道读书栏目带你读《刚果之行 乍得归来》

2023-05-12

51种好书 | 2022诺贝尔奖公布

2022-10-05

诺贝尔奖的故事 | 圣卢西亚:经济学与诗歌

2021-10-04

新书速递 | 《聂鲁达的第一道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聂鲁达最后一段爱情与命运

2021-06-05

“我要拿诺贝尔奖!”12岁少年梦想,35岁如愿以偿 | 最新版《杨振宁传》走近中国科学巨擘的传奇人生

2021-03-21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等待戈多》作者,塞缪尔·贝克特唯一授权传记 |《塞缪尔·贝克特——盛名之累》中文版首发

2020-11-13

每日一书

《辞源》(第三版)

来源:商务印书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