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斯拉再次成为舆论焦点。2025年10月初,汽车媒体CarScoops发现,特斯拉在其Model 3和Model Y标准版车型上取消了FM/AM收音机功能。根据特斯拉美国官网信息,Model 3标准版起售价为36990美元,较高级版降价12.94%。这一改动意
特斯拉官网上一行不起眼的配置变更,引发了人们对这个百年汽车功能价值的重新思考。
特斯拉再次成为舆论焦点。2025年10月初,汽车媒体CarScoops发现,特斯拉在其Model 3和Model Y标准版车型上取消了FM/AM收音机功能。根据特斯拉美国官网信息,Model 3标准版起售价为36990美元,较高级版降价12.94%。这一改动意味着选择标准版车型的用户将无法在车内直接收听传统的广播节目。
01 削减成本的战略,特斯拉精简配置的连锁反应
特斯拉此次取消收音机功能被外界普遍解读为成本削减举措。多家媒体引用2023年的一项调查指出,取消AM收音机模块及相关屏蔽措施,可为每辆车节省约50至70美元(约合356至499元人民币)的成本。
对特斯拉这样年销量达数百万台的车企而言,这笔看似微小的费用在规模化效应下变得极为可观。以年销50万台标准版车型计算,这一改动每年能为特斯拉节省超过2500万美元的真金白银。
除了经济考量,技术因素也不容忽视。电动汽车的电动机与功率电子器件在工作时会产生强烈的电磁干扰,这尤其会影响信号敏感度极高的AM调幅广播,导致收听质量下降,出现持续的滋滋背景噪音。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增加额外的电磁屏蔽措施,这又会带来成本和车重的提升。对于追求极简设计和成本控制的特斯拉而言,直接取消似乎成了一了百了的解决方案。
02 标准版的全面“缩水”,收音机仅是冰山一角
收音机功能并非标准版车型唯一被取消的配置。这两款“廉价版”特斯拉在多个方面都有所缩水。新款Model 3与Model Y标准版未配备特斯拉的基础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utopilot,仅搭载了交通感知巡航控制系统。
同时,车辆还取消了后排中央触控屏,方向盘与外后视镜需手动调节,且仅前排座椅支持加热。外观上,标准版Model Y取消了前脸标志性的贯穿式灯条,全系标准版也不再配备全景玻璃车顶。
这种精简策略反映了特斯拉对市场需求的精细划分。通过创造一个有吸引力的入门价格点,吸引那些预算敏感但仍希望拥有一辆特斯拉的消费者。而收音机的取消,则成为了这一策略中最引人注目也最具争议的牺牲品。
03 用户的矛盾心态,便利与情怀的拉锯战
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网友热议。许多用户对此表示不解,质疑特斯拉为何要取消如此基础的功能。“这就像取消方向盘一样不可思议,”一位Model 3老车主在社交媒体上评论道,“我每天上下班都会听本地广播,这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尽管网络流媒体音乐和播客日益普及,但FM/AM广播仍拥有庞大的忠实听众。据美国全国广播协会2024年发布的数据,美国每月仍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成年人收听广播,其中车载收听是主要场景。
在紧急情况下,传统广播往往是最可靠的信息来源,这一点是互联网传输无法比拟的。2023年夏威夷毛伊岛山火期间,当移动通信网络全面瘫痪时,正是当地的AM广播电台持续向社区居民提供逃生路线和救援信息。
“取消收音机不只是取消一个功能,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车主在极端情况下的安全保障。”应急管理专家迈克尔·罗宾逊如是说。
04 穿越电波:车载收音机的“前世”传奇
要真正理解这场争议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回溯车载收音机的漫长历史。车载收音机的故事始于一个充满创新与反对的时代。
1930年,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创始人保罗·加尔文和他的合作伙伴约瑟夫·加尔文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量产的车载收音机——5T71。这款售价高达120美元(相当于当时一辆廉价汽车的价格)的设备甫一问世,便引发了巨大争议。
许多汽车制造商和公众人物反对在汽车中安装收音机,认为它会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导致交通事故。甚至有些地方政府考虑立法禁止车载收音机。这些反对声音与今天对智能手机车载使用的担忧如出一辙。
然而,市场需求证明了一切。尽管价格昂贵,但车载收音机让驾驶体验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长途旅行不再枯燥,驾驶员可以随时获取路况和新闻信息。到1946年,美国已有超过900万辆汽车配备了收音机。
1950年代至1970年代是车载收音机的黄金时代。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收音机变得更加小巧、可靠且价格亲民。FM调频广播因其优异的音质和抗干扰能力开始普及,成为播放音乐节目的理想媒介。
在这一时期,车载收音机不再仅仅是实用设备,它成为了美国汽车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年轻人开着装有强劲收音机的汽车沿着公路巡航,摇滚乐通过电波传遍全国,塑造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05 永不消逝的电波:收音机在应急通信中的战略意义
在数字化娱乐普及的今天,传统车载收音机的日常使用频率确实在下降。然而,它在应急通信保障中的战略地位,使其超越了单纯的娱乐功能,成为一项关乎公共安全的基础设施。
AM调幅广播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它的频率较低,波长较长,能够通过地面波传播相当远的距离,尤其是在夜间,AM信号可以通过电离层反射传播数百甚至上千公里。
这一特性使得AM广播在广域灾害中的价值无可替代。当飓风摧毁通信基站、地震使互联网中断、太阳风暴影响卫星通信时,AM广播往往成为最后幸存的信息渠道。
正因为认识到其重要性,政策制定者正在采取行动。美国国会正在推动《2024车载调幅广播法案》,要求新车必须保留AM功能;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也强调:“在紧急情况下,AM广播往往是公众能获得的唯一信息来源。”
中国同样重视广播的应急功能。工信部正在征集对《车载无线广播接收系统》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修订意见,旨在确保其在应急状态下能有效发挥作用。日本的应急管理体系中,广播也被赋予了核心地位,全国遍布着坚固的广播塔和备用电源系统。
一位参与应急广播标准制定的专家指出:“我们不是在保护一个过时的技术,而是在保护一种在关键时刻能拯救生命的通信方式。这是国家安全层面的考量。”
06 方寸之间的广阔天地:车载收音机带来的独特乐趣
除了安全和信息功能,车载收音机还承载着一种难以被算法推荐取代的情感价值和乐趣。那种转动调谐旋钮时,从静电噪音中突然浮现清晰信号的惊喜感,是数字时代稀缺的体验。
对于老一代人,收音机里传出的特定老歌能瞬间将他们带回青春岁月——也许是第一次约会时车内飘荡的《加州旅馆》,也许是全家出游途中收听球赛直播的激动。这些由收音机 soundtrack 的人生时刻,构成了珍贵的记忆锚点。
对于驾驶员而言,收音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人际连接感。在漫长的夜路上,听着电台主持人温暖的声音和精心挑选的音乐清单,会产生一种奇妙的陪伴感,减轻驾驶的孤独与疲劳。
本地电台更是社区生活的重要纽带。通过收音机,驾驶员能了解当地的天气预警、交通状况、社区活动和新闻事件,这种“接地气”的信息服务是全球化互联网平台难以提供的。
即便是年轻一代,也开始重新发现收音机的魅力。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收音机的线性、不可选择和无尽惊喜成为了一种 antidote ——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首是什么歌,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成了乐趣的来源。
07 未来之路:传统广播与现代汽车的融合创新
面对技术演进,传统广播并非一成不变。许多汽车制造商正在探索将传统广播与互联网服务融合的解决方案。一种可能的方向是通过车载联网功能接收网络广播流,既保留了广播内容,又避免了电磁干扰问题。
宝马、奥迪等品牌已在部分车型上测试了这种混合系统,当网络连接良好时使用流媒体传输,当网络中断时自动切换至传统FM/AM信号接收。
另一种创新是将应急广播功能集成到车联网系统中。在紧急情况下,即使车主没有收听广播,系统也能强制唤醒,播放重要的应急信息。这种“智能广播”既保留了传统广播的应急功能,又适应了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
广播行业自身也在积极转型。高清广播(HD Radio)、数字音频广播(DAB+)等新技术提供了更丰富的音频体验和附加数据服务,如歌曲信息、交通路况图等。这些创新让古老的广播技术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极端灾害发生时,当移动网络瘫痪,电力中断,唯有AM广播信号能穿越重灾区,成为政府发布应急信息的最后渠道。FM/AM收音机已超越了娱乐功能,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平衡便利与安全的文化符号。
它或许不再是日常的必需品,但作为一项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和情感载体,其在汽车中的存在价值远非几十美元的成本可以衡量。这或许正是它在2025年仍应作为汽车标配的最有力理由。
当我们讨论是否保留车载收音机时,我们不仅是在讨论一个技术模块的去留,更是在思考:在技术飞速迭代的时代,我们应当如何对待那些看似过时,却在关键时刻无可替代的技术遗产。
来源:东歌优品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