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设计的 “地基阶段”,核心是明确目标与方向。团队会通过深度访谈、现场勘测(测量空间尺寸、水电点位、结构限制)、竞品分析,梳理客户核心诉求 —— 如品牌传播重点(突出产品技术 / 企业文化)、功能需求(参观动线、洽谈区设置)、目标受众(B 端客户 / 大众游
展厅设计需遵循科学的流程体系,确保创意与需求精准匹配、落地高效可控,通常分为 6 大核心阶段:
一、需求诊断与策略规划(1-2 周)
这是设计的 “地基阶段”,核心是明确目标与方向。团队会通过深度访谈、现场勘测(测量空间尺寸、水电点位、结构限制)、竞品分析,梳理客户核心诉求 —— 如品牌传播重点(突出产品技术 / 企业文化)、功能需求(参观动线、洽谈区设置)、目标受众(B 端客户 / 大众游客),最终输出《需求诊断报告》,确定设计主题、预算范围与时间节点。
二、创意方案设计(2-3 周)
基于策略规划展开 “头脑风暴”,将抽象需求转化为可视化方案。设计团队会输出 3 大核心内容:1)平面布局图(划分功能区域、规划参观动线,避免拥堵或遗漏重点);2)概念效果图(呈现空间风格、色彩搭配、展项形态,如全息展柜、互动屏幕的位置);3)方案说明(阐述设计理念与品牌关联性,如用 “数据流” 造型呼应科技企业属性),与客户沟通调整后确定最终方案。
三、深化设计与技术落地(3-4 周)
方案确定后进入 “细化执行” 阶段,确保设计可落地。一方面完成深化设计:输出施工图(含结构、水电、灯光细节)、物料清单(明确展柜材质、屏幕型号、环保建材参数);另一方面启动技术对接,若涉及 AR / 全息等数字展项,会联合技术团队开发 demo,测试交互逻辑与呈现效果,同时同步给施工方进行技术交底,避免后期偏差。
四、施工招标与成本管控(1-2 周)
依据深化设计文件开展施工招标,筛选具备资质的施工团队,重点评估其过往案例(如同类展厅施工经验)、工期保障能力与安全记录。同时进行成本细化管控,对比物料供应商报价,优化采购方案,确保在预算内选择高性价比材料,最终签订施工合同,明确施工周期、质量标准与验收要求。
五、现场施工与过程监理(4-8 周,依规模而定)
这是 “从图纸到实体” 的关键阶段,实行 “施工 + 监理” 双轨制。施工团队按施工图推进搭建,同步完成水电铺设、展项安装、软装陈设;监理团队全程驻场,每日核查施工进度与质量(如展柜拼接精度、灯光亮度均匀度),解决现场突发问题(如结构微调、物料补采),每周向客户提交《施工进度报告》,确保工期与质量双达标。
六、验收调试与运维交付(1 周)
施工完成后进入 “收尾交付” 阶段。先进行多轮验收:1)视觉验收(核对实际效果与效果图一致性);2)功能验收(测试所有展项,如互动屏幕响应速度、灯光切换逻辑);3)安全验收(检查电路、消防设施是否符合规范)。验收通过后,对客户团队进行操作培训(如展项维护、设备开关机),交付《运维手册》(含设备保修信息、日常保养指南),正式完成项目交付,部分项目还会提供 1-3 个月的售后跟踪服务。
来源:生活小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