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名媛碎尸案,公公反目动杀机,头颅至今没下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6 10:03 3

摘要:”——打鼓岭的风吹了整整一年,吹得连狗都懒得吠,才把那点小指甲盖大的骨头渣子吹到地表。

“6800万的房子,最后只换来一块300米外的碎骨。

”——打鼓岭的风吹了整整一年,吹得连狗都懒得吠,才把那点小指甲盖大的骨头渣子吹到地表。

法证科的人蹲在地头,用镊子夹起来时,旁边菜农还在给芥蓝浇水,顺口嘟囔:“这土今年肥得发腥。

”一句话,把屏幕外的看客也呛了个跟头。

骨头被确认是蔡天凤的,消息一出,群里没人再刷“头颅去哪了”的表情包。

大家忽然意识到,原来“碎尸”不是形容词,而是个漫长的过程:人没了,房子还在吵架,钱还在迪拜转机,连骨头都得排队等DNA摇号。

现实比恐怖片冷静,它不用音效,就能让人后背发凉。

高院给的限期搬离令,邝家老头反手一张上诉状,把截止日期又推到九月。

法庭外的台阶上,TVB话筒怼脸,他理了理口罩,只露出一句“法律是公正的”——声音闷在三层纱布里,像提前录好的客服语音。

同一场景,对面马路的天桥上,蔡家妈妈“五姐”开直播,背景是加多利山的外墙,她一句“我女连副完整遗照都凑不齐”把评论区瞬间刷成泪海。

两边各自静音,各自加字幕,像平行宇宙,中间隔着6800万港元的真空。

真空里还有钱。

国际刑警的冻结通知写着2800万,数字好看,却只是迪拜流水里的一朵小浪花。

邝家老二飞中东的频率,高得连空姐都记住他爱喝无糖可乐。

如今账户被锁,可乐也喝不上了,人卡在赤鱲角海关,护照被剪角,排队等遣返。

有人算过,那笔被冻的钱如果换成千元纸钞,能铺满整个龙尾村公屋篮球场——正是当初肢解现场步行五分钟的地方。

钱和尸块,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冷冷的圆。

圆心不是房子,是“代持”两个字。

香港人爱把亲情当避税工具,一张“信我啦”就能让几千万资产挂到别人户口。

蔡天凤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律政司去年紧急修例,500万以上房子要报实际出资人,被坊间戏称“蔡天凤条款”。

条款生效那天,律师楼挤满中年夫妻,排队做“转回”手续,一边签字一边骂“早知这么麻烦不如交印花税”。

人情社会的算盘珠子,终于绷断了一根线。

线头牵出的,还有一堆“如果”。

如果当年她肯乖乖交那400万印花税,如果前夫家少点赌瘾,如果迪拜的账户再晚一点被盯上……可惜“如果”没有尸体,找不到DNA。

能看到的,是菜田里的碎骨、高院排期表、迪拜的冻结令,一层层叠成新的卷宗。

卷宗越厚,越像给后来人写的说明书:别再把房子写在别人名下,别把亲情当契约,别把“应该不会”当成护身符——法律不讲感情,只讲证据,而证据常常只剩一块被雨水泡软的骨头。

骨头会说话,说的不是冤情,是成本。6800万买下的不是豪宅,是一场全员输光的赌局:蔡天凤用命支付,邝家用自由结账,香港社会用一条新法例埋单。

最讽刺的是,菜农的芥蓝长得格外好,他跟人炫耀:“底肥足,叶才绿。

”没人接话,但大家都听懂了——肥是甚么,不必明说。

来源:一个人很精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