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庆阳】庆阳市多举措筑牢“规范信访”与“打击非法”双重防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0 11:44 1

摘要:近年来,庆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及中央、省上关于信访工作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全面规范信访行为、依法打击非法信访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关键抓手,通过“普法引导、机制完善、源头防控、依法处置”四维发力,推动

近年来,庆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及中央、省上关于信访工作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全面规范信访行为、依法打击非法信访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关键抓手,通过“普法引导、机制完善、源头防控、依法处置”四维发力,推动信访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转变,信访秩序持续向好,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强化普法宣传引导 夯实依法信访思想根基

为强化普法宣传力度,庆阳市线上线下并进,依托乡村集市、媒体平台等进行集中宣传;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手册、制作宣传展板等方式,多层次、广角度开展宣传。市、县(区)两级每年5月联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确保《信访工作条例》进门户、入人心,真正实现落地见效。积极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筛选近年来非法信访典型案例,在信访接待大厅等场所滚动播放,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引导群众依法逐级信访,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随着普法宣传的不断深入,全市信访秩序持续规范,群众依法信访的意识显著提升。目前,网上信访和来信信访总量占全市信访总量的69%,“足不出户反映诉求”成为群众的首选;走访类信访中,越级走访、无序走访、集体信访的批次与人次均明显下降,群众信访行为日益合规化、理性化。

完善信访办理机制 畅通合法诉求解决渠道

庆阳市持续优化信访事项闭环管理流程,细化接访、办信、督办等工作制度,规范告知书、引导书、转送交办函等业务文书,实现了有章可循。严把信访事项办理入口关,对来信来访事项认真审核、准确分类,精准分流和转送,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达到100%。协调市公安局、市住建局等28个市直部门,制定本部门、本领域信访工作“导引图”“路线图”,引导行业部门以法治化理念开展信访工作。坚持法定程序优先原则,建立与司法、行政、仲裁等机构的快速研判和点对点转送机制,依法分类转送、办理信访事项,今年以来已导入法定程序办理信访事项48件。

在此基础上,深入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工作。针对历史遗留、重复信访等案件,逐一制定化解方案,实行“领导包案”制度,通过集中接访、带案下访、包案督办等措施,推动重点信访问题有效化解。今年以来,共开展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信访接待日8场(次),接待来访群众64批233人,按期化解率达95%,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构建风险防控体系 织密非法信访源头防线

庆阳市不断深化“源头治理”,建立了“网格化”风险排查机制,网格员每月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关注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物业管理、劳资纠纷等信访高发领域,及时收集群众诉求与矛盾纠纷,列清单、建台账、重化解。同时,一些社区、村组设立了“矛盾调解室”,积极引入律师、“两代表一委员”、社会工作者、乡贤达人等提前介入进行信访矛盾调解,从源头上减少信访增量。

切实强化部门联动预警响应,建立了与政法、公安、网信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加强对重点信访人员、涉众型信访信息的预警研判和应急处置。截至目前,共提前介入化解来市集体信访8批,未发生因信访问题引发的重大社会稳定事件或负面舆情,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环境。

依法严惩非法信访 维护信访秩序法治权威

庆阳市出台了《庆阳市关于对共产党员公职人员违规参与和组织集体上访行为的处理意见(试行)》,修订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市委市政府机关信访秩序维护工作的意见》,对共产党员、公职人员违规参与和组织集体信访起到了警示规范作用。对滋事扰序、缠访闹访、诬告陷害他人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或构成犯罪的行为,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坚决予以打击。今年上半年,协调公安机关依法处置信访活动中滋事扰序、缠访闹访等违法行为13人,有力维护了信访秩序。

对非法信访行为的追责,我市始终坚持“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原则,对被处置的非法信访人员,并非“一惩了之”,而是持续开展后续帮扶与教育,使之明白依法表达诉求的重要性。通过多种举措,让“信访不信法”“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等错误观念得到纠正,“依法表达诉求、通过法律途径维权”逐渐成为群众共识,为信访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来源:掌中庆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