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台媒把镜头怼到金宝山脚下,15分钟车程的小屋,门口还贴着“俊晔音乐工作室”的A4纸,风一吹就卷边。
“守墓”买房,登记在自己公司名下,这操作你品出味儿了吗?
我第一眼看到新闻,脑子里蹦出的不是感动,是算盘珠子噼啪响。
台媒把镜头怼到金宝山脚下,15分钟车程的小屋,门口还贴着“俊晔音乐工作室”的A4纸,风一吹就卷边。
中介小哥偷偷说,成交价不到两百万台币,可地段奇佳——直线眺望墓园,像给墓碑配了个前台。
我听完只想翻白眼:感情这七年续租合同,顺带把“景观房”也锁死,以后扫墓连酒店钱都省了。
粉丝还在超话里哭“深情”,我甩给他们一张民政局截图:艺术墓区续费早办妥,维护基金也追加,数字漂亮得能当财报。
原来“抠门”是烟雾弹,真正的KPI是“可持续怀念”,一年八万块墓地管理费,换热搜常驻,比买流量便宜多了。
更离谱的是那把纪念椅。
粉丝众筹刻花,结果出厂照里赫然出现韩文签名,活像公司公章盖在挽联上。
现在签名被贴纸糊住,鲜花照摆,我路过时瞄了一眼,贴纸边缘翘起,像极了我上班贴发票时的心情——表面功夫得做,背地里骂娘。
再说孩子。
学校声明写得像公关模板,一句“尊重母亲安排”把锅甩给天空。
可知情人士丢给我一条语音:学费是S妈刷信用卡分期付,瑞士账单寄到台北,信封上还写着“外婆收”。
法律朋友补刀:墓碑刻字要全体继承人同意,意思是俩娃早就知道墓碑双语排版,只是没权限说“不”。
我听完心里咯噔:原来沉默也是签字,小孩连哭都得先走流程。
遗产这边更魔幻。2021年那份公证我托人调出来,房产存款全进信托,受益人写得明明白白:子女。
版权收益却像没写完的副歌,空白处刚好能塞下“配偶”两个字。
具俊晔如今飞韩国,行程表上写着“录音”,录的是十年前旧歌Remix,版权回流的钱哗哗进他口袋。
我算过,一首老歌重制,平台点击分账够付墓地二十年租金,这买卖比炒币稳。
别急着骂“吃绝户”,我把台湾同行墓地均价表甩你脸上:艺人平均二十万一年,金宝山中档区八万,大S这位置真不算寒酸。
只是她生前喊环保,死后被装进大理石,环保两字瞬间成了装饰。
我想起她上综艺讲“树葬”,镜头里笑得像要活到一百岁,现在看,理想敌不过地产税。
所以,当你再刷到“深情守墓”热搜,别急着掉眼泪。
那栋小屋灯光亮到凌晨两点,窗帘缝隙透出电脑蓝光,具俊晔在剪下一支MV,背景墓碑虚化得刚刚好。
屏幕外的我们,点赞转发,顺手贡献播放量和房价。
深情是真的,账本也是真的,只是两条平行线,谁先谁后,没人想戳破。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