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不是敌人,是队友!数字经济大潮中我们该如何共赢?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8 23:32 1

摘要:最近,我的老家表叔打来电话,语气困惑地问:“听说网上很多人说要关闭电商,这样实体店才能活下去,这是真的吗?”我不禁陷入思考。这样的论调在网络上确实不少见,但它们真的符合我们经济发展的现实吗?

最近,我的老家表叔打来电话,语气困惑地问:“听说网上很多人说要关闭电商,这样实体店才能活下去,这是真的吗?”我不禁陷入思考。这样的论调在网络上确实不少见,但它们真的符合我们经济发展的现实吗?

让我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去年,我走访了山东一个偏远的农村,那里的农民老王曾经每年都为苹果的销路发愁。自从他儿子学会了电商直播,他家的苹果不仅不再滞销,还能以更高的价格卖到全国各地。老王感慨地说:“以前是被贩子压价,现在是我们自己定价,这手机简直成了新农具!”

一、电商已成生活血脉,如何“关闭”?

想象一下,今天早晨你可能在网上买了早餐食材,中午用外卖点了午餐,晚上为家人网购了生日礼物。电商已经像水电煤一样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截至2023年,中国电商直接和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超过6000万,相当于整个意大利的人口!每年“双十一”产生的包裹连起来,可以绕地球好几圈。这么庞大的体系,不是说关闭就能关闭的,更何况它已经深度融入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

更重要的是,电商不仅仅是买卖商品。它已经成为无数人创业创新的平台。我认识的一位90后残疾青年,通过电商平台开设了手工艺品店,不仅实现了自立,还雇佣了三位同样身障的伙伴。这样的故事在全国各地不断上演。

二、实体店困境,电商真的是罪魁祸首吗?

很多人把实体店的困境简单归咎于电商,这公平吗?

让我们理性分析:实体店面临的挑战,实际上来自多方面。租金成本上涨、消费者习惯改变、业态老化、服务同质化...这些都是因素。我调研过一条商业街,同样面对电商冲击,有的店铺关门歇业,有的却人气爆棚。区别在于:后者提供了线上无法替代的体验——专业的咨询服务、有趣的DIY课程、社交空间功能等。

实际上,线上和线下正在加速融合。苏宁、国美等传统零售商早已布局线上;阿里的盒马鲜生、京东的7FRESH都在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模式;就连最传统的农贸市场,也纷纷接入配送平台,扩大服务半径。

问题的本质不是“线上打败线下”,而是消费场景在重构,商业模式需要进化。

三、数字经济——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要理解电商的未来,我们必须把它放在数字经济这个更大的图景中来看。

什么是数字经济?简单说,就是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的经济形态。它不仅仅包括电商,还涵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众多领域。

数字经济对中国有多重要?来看几个数据: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过50万亿元,占总GDP比重超过40%;从2012年至2022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提升了超过1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每10块钱产出中,就有4块多来自数字经济!

在全球竞争中,数字经济更是一场我们输不起的竞赛。美国有亚马逊、谷歌,欧洲有SAP,日本有软银,韩国有NAVER...如果我们在数字经济发展上掉队,将意味着在国际竞争中被边缘化。

正因如此,国家层面明确表示要“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电商作为数字经济中最贴近民生、最具活力的部分,怎么可能被“关闭”呢?

四、电商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

当然,我们必须正视电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假冒伪劣、大数据杀熟、平台垄断、不正当竞争...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

但解决之道不是“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而是通过规范和引导,让电商健康发展。

近年来,《电子商务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明确了平台责任,规范了市场秩序。监管部门对平台经济反垄断的执法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这些措施不是为了扼杀电商,恰恰是为了让它走得更稳、更远。

就像当年的汽车行业一样,当汽车刚出现时,没有交通规则、没有红绿灯、没有驾照制度,结果事故频发。但我们没有因此放弃汽车,而是通过建立交通规则、完善道路设施、普及驾驶培训,让汽车成为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商的发展同样如此——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通过建立规则、完善治理,让它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五、数字经济大潮中的普通人机遇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

首先是创业就业的机会更加多元。我认识的一位二胎妈妈,通过社群电商每月有稳定收入;一位县城青年,成为当地特产在电商平台的“品控达人”,找到了职业新方向。

其次是生活品质的提升。住在偏远地区的老人,现在能买到全国各地的特色商品;城市居民可以品尝到清晨采摘、下午送达的新鲜果蔬。

更重要的是,数字经济打破了地域限制,让资源分配更加公平。通过直播,贵州山区的匠人可以把手工银饰卖给北上广的消费者;新疆的果农可以把新鲜红枣在48小时内送到东部城市的餐桌。

在数字经济的生态中,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关键是要主动学习和适应。

六、未来已来:数字经济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展望未来,数字经济的渗透将更加深入,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将更加紧密。

在农业领域,无人机播种、智能灌溉、农产品溯源将成为标配;在制造业,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智能工厂日益普及;在服务业,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智慧养老不断创新。

电商也将进化: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兴趣电商等新模式不断涌现;AR/VR试穿试用技术让线上购物体验逼近线下;人工智能推荐让“人找货”变成“货找人”;区块链技术让商品溯源更加可靠...

未来的电商,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但它一定会以更高级的形态存在,并且更加深入地融入我们的生活。

七、我们该如何拥抱数字时代?

面对数字经济发展大潮,我们普通人该如何应对?

作为消费者,我们要学习数字技能,同时提高辨别能力,维护自身权益;作为创业者,要关注数字经济带来的新机遇,找到自己的细分市场;作为就业者,要不断提升自己,适应新经济对人才的要求。

政府部门需要继续完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加快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健全法律法规,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电商平台和企业则要强化社会责任,保护消费者权益,善待员工和合作伙伴,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结语

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电商不会关闭,也不应该关闭。它需要的是规范和引导,让它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大潮。

中国的未来机遇,就在于数字经济的广泛渗透和应用中。数字经济不仅不会“关闭”,国家还会继续加大投入;电商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在规范中更加良性发展,助力中国经济大潮。

就像人类历史上每次技术革命一样,最初总会伴随不适和阵痛,但最终都会带来社会的进步和繁荣。面对数字经济的浪潮,我们不应恐惧退缩,而应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共同治理。

因为在这场变革中,我们每个人不仅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不仅是消费者,更是创造者。电商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通往更美好生活的队友。

让我们拥抱这个充满机遇的数字时代,共同绘制数字经济的新图景!

来源:沐南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