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确实很难见到配备脚刹的踏板摩托车了,但这背后的原因并不是技术的倒退,而是技术演进、安全标准和用户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
现在确实很难见到配备脚刹的踏板摩托车了,但这背后的原因并不是技术的倒退,而是技术演进、安全标准和用户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
简单来说:脚刹踏板车被淘汰,主要是因为手刹系统在安全性、操控性和成本上具有全面的优势。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原因:
脚刹踏板车(俗称“前后联动脚刹”)的优缺点
优点:
1. 操作简单直观: 对于刚从自行车或电动车转换过来的用户,用脚刹车非常符合直觉,尤其在城市慢速骑行中。
2. 解放左手: 左手无需负责刹车,可以专注于操控离合器(对于弯梁车)或做其他事情。
3. 特定情况下的稳定性: 在紧急刹车时,用脚大力踩下,身体会自然向后,有助于保持车身稳定,不易前翻。
缺点:
1. 安全性短板: 这是最核心的淘汰原因。脚刹通常采用“前后联动刹车”系统(CBS),当你用脚踩下刹车时,系统会按一定比例同时分配制动力到前轮和后轮。
· 制动力分配固定且不科学: 摩托车刹车时,重心会急剧前移,前轮需要承担70%甚至更多的制动力。固定的CBS系统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如载重、路面情况)动态调整,导致前轮制动力可能不足,后轮又容易抱死,刹车距离反而更长。
· 无法进行“循迹刹车”: 在过弯时,有经验的骑手会轻微使用后刹来调整车身姿态和线路。脚刹的联动系统使得你无法单独精细控制后刹车,这在弯道中是非常危险的。
2. 操控性差:
· 站立骑行时无法刹车: 在通过颠簸路面或需要调整姿势时,骑手有时会稍微站立起来,此时脚刹完全无法使用。
· 右脚被占用: 在需要频繁减速、加速的复杂路况中,右脚必须在油门踏板和刹车踏板之间来回移动,影响了操作的流畅性和反应速度。
3. 不符合现代安全标准: 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和安全法规都更倾向于推广独立控制的手刹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搭载更先进的防抱死系统(ABS)。
为什么手刹系统(前右手、后左手)成为绝对主流?
1. 更科学的刹车方式:
· 独立控制: 骑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独立、精细地控制前、后刹车的力量。紧急情况下,主要使用前刹(提供主要制动力),并用后刹辅助稳定车身。
· 与ABS完美配合: 现代摩托车安全的核心是ABS。独立的前后刹车可以分别安装独立的ABS传感器和模块,实现最佳的防抱死效果。而脚刹的联动系统与ABS的兼容性很差,成本也高。
2. 更高的操控自由度:
· 无论你是坐着、站着还是压弯,你的双手始终可以接触到刹车拉杆,实现全天候的刹车控制。
· 右脚可以始终放在油门踏板上,保证动力控制的连贯性。
3. 全球市场的统一: 手刹布局是全球摩托车市场的标准设计。为了简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和便于全球化销售,厂商自然会淘汰掉非主流的设计。
总结
脚刹踏板车的消失,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个必然的、进步性的市场选择。它牺牲了最重要的主动安全性和操控精确性,换来的一点点“操作便利性”在相比之下显得微不足道。
现在,即使是入门级的踏板车,也普遍配备了“前碟刹+后鼓刹”的手动控制系统,并且ABS(防抱死系统) 正在迅速成为新的安全标配,这远比过去的脚刹联动系统要安全得多。
所以,如果您现在想购买踏板车,请放心选择手刹版本的。只需要稍加练习,您就会发现它的操控感和安全性远超老式的脚刹车型。
例外情况: 目前,脚刹(联动刹车)在一些特定车型上仍有保留,例如:
· 主打极致复古风格的车型,为了完全复刻老车的感觉。
· 部分针对老年用户或特殊残障人士设计的改装车。 但在主流消费市场,它已经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
来源:饿龄骑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