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辉是我的中学同学,父亲在厂里给领导开小车,70年代,单位的小车驾驶员是肥差,时不时能弄点紧悄物品,所以,李辉相比之下,他的童年,少年时期,生活条件是优于我们的,就是下乡时,他父亲还会开着小车,偶尔给他送来些食物,着实令我们羡慕。
李辉是我的中学同学,父亲在厂里给领导开小车,70年代,单位的小车驾驶员是肥差,时不时能弄点紧悄物品,所以,李辉相比之下,他的童年,少年时期,生活条件是优于我们的,就是下乡时,他父亲还会开着小车,偶尔给他送来些食物,着实令我们羡慕。
恢复高考第一年,李辉考进了贵州都匀东方机床厂技校,厂技校毕后后就留在厂里当了工人,80年代中期我大学毕业在地区机关工作,去找他玩过,看见他工資加奖金加补贴一月70多元,而我差5毛60,除此再无别的收入,所以还真羡慕他。
东方机床厂,国营大厂,部属企业啊。
没有想到,90年代后,工厂一天不如一天,终于破产重组,此时年近50的李辉下岗了,屋漏还逢年夜雨,李辉老婆也从都匀的纺织企业下岗了,不知道怎么搞的,没有纺织传统,不产棉不产麻的都匀会建了好些纺织厂,但市场经济一来,这些纺织企业一夜间都垮了,一家子夫妻都下岗了,想想家里日子如何过得下去。
再后来,李辉寻了份守门工作,想想两口子下岗,凭一份看门工作,这微薄工资如何维持家中生活。
老天爷一贯就是为难穷人。
几年后,贫困中的李辉又患了脑癌,在州中医院接受了手术。
我们赶到州医院,看见此时李辉一脸老相,不过50来岁的人,看上去60好几了,坐在病床上目光呆滞,一直在脸上挂着的是傻傻的笑,完全看不出是个童年,少年时生活较优渥的,还有些跳皮的样子了。
又过一年,听到了李辉去世的噩耗,贫困交加的李辉不到60就离开了,留下了还未高考的儿子,下岗的妻子。
走进李辉家那套好老又好窄的住房,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家中那个老沙发坐上去吱吱作响,地面都还是水泥地,墙上的白灰都有些脱落了。
下岗工人的家啊,真的寒酸。
跟李辉好多年没联系过,所以对他夫人完全不熟,所以此后再没联系过。
也不知李辉家人,他唯一的儿子怎么样了。
来源:普通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