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跌得反常!大盘飘红它却砸盘近1%,4个真因藏在最新数据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0 00:44 4

摘要:10月9日A股开盘的分化劲儿有点刺眼:上证指数一路震荡走高,最终收涨1.32%,科技、新能源板块里不少个股涨超5%;可另一边,白酒板块却蔫头耷脑,中证白酒指数单日下跌0.7%,盘中最大跌幅逼近1%,茅台、五粮液这些龙头也跟着飘绿,其中舍得酒业跌超3%,酒鬼酒跌

10月9日A股开盘的分化劲儿有点刺眼:上证指数一路震荡走高,最终收涨1.32%,科技、新能源板块里不少个股涨超5%;可另一边,白酒板块却蔫头耷脑,中证白酒指数单日下跌0.7%,盘中最大跌幅逼近1%,茅台、五粮液这些龙头也跟着飘绿,其中舍得酒业跌超3%,酒鬼酒跌幅接近2%。

作为A股里公认的"防御性选手",大盘涨它却跌,这波操作确实反常。但翻遍9月底到10月初的行业数据就会发现,这下跌根本不是突然袭击,动销疲软、库存高企、资金转场、政策余波这四个实打实的压力,早把板块的"底气"磨得差不多了。

节前不少人还盯着茅台的动销数据觉得有希望,说9月以来终端走货环比涨了一倍。但这根本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龙头的热闹撑不起整个行业的冷清。

中信证券9月底的研报直接泼了冷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白酒整体动销同比下滑了15%-20%,销售额跌幅因为批价下跌更明显。四川酒类流通协会的调研更直接,多地酒商反馈市场"疲软得厉害",湖南一位批发市场的酒商直言,自己的销售额跌了快30%,烟酒店拿货的积极性低得可怜。

最能说明问题的还是价格信号。53度飞天茅台的散瓶批价从9月中旬的1800元跌到了9月30日的1760元,拼多多上甚至有店铺卖到1700元一瓶,比年初跌了近20%。次高端更惨,君品习酒批价跌到628元,比经销商750元的进货价还低120多,卖一瓶亏一瓶;青花郎出厂价1099元,批发价却只有795元,倒挂了近30%。

而且消费场景明显分化了:婚宴、家宴这些刚需场景还能稳住,安徽、江苏等地的宴席用酒量基本持平;但商务宴请、高端礼赠需求跌了20%-30%,经济大环境下,企业的招待预算明显收紧了。所谓的"旺季回暖",更像是龙头靠渠道压货造出来的虚火,真实需求根本没跟上。

如果说动销差是"外伤",那高库存就是"内伤",而且已经严重到影响渠道生死了。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的库存周转天数已经突破900天,远超45-60天的健康线,相当于货砸在手里快两年半才能卖完。

这库存还不是均匀分布的,呈现"中间重、两端轻"的畸形状态:茅台、五粮液靠着品牌力把库存压到1-1.5个月,还算健康;但次高端和区域酒企彻底被库存困住,酒鬼酒2024年末的成品酒库存就有5417吨,加上4.68万吨基酒,消化起来难如登天。有次高端品牌的经销商透露,自己的库存周转超4个月,每个月光资金利息就要掏好几万。

更要命的是资金链压力。4成经销商都面临现金流紧张,为了活下去只能低价甩货,结果越甩价越低,形成"库存高→降价卖→批价崩→更难卖"的死循环。君品习酒的经销商就是典型,进货价750元,现在628元就得卖,单瓶亏120元,不卖的话资金链直接断,只能硬着头皮亏。银行也开始收紧贷款,白酒产品的质押率从70%砍到50%,有些直接不给贷,经销商的日子更难熬了。

大盘飘红时白酒反而跌,还有个直接原因:资金跑去追更有肉的板块了。

白酒一直是防御性资产,市场风险高的时候资金会躲进来,可一旦行情回暖,资金就会流向成长股。10月以来,AI算力、半导体这些板块因为政策利好涨得凶,沪深300成长指数单周涨了3.2%,自然把白酒的资金吸走了不少。

从资金动向就能看明白:公募基金对白酒的持仓比例已经降到近三年最低,三季度不少基金直接清空了酒鬼酒、舍得酒业这些次高端标的。北向资金也在调仓,虽然还拿着茅台、五粮液,但持仓市值比一季度明显降了,转而加仓新能源和消费电子龙头。毕竟现在白酒板块PE还有25-30倍,虽然比之前低,但跟估值更便宜、政策更给力的成长板块比,吸引力确实弱了。

政策层面的不确定性,更是给板块浇了盆冷水。5月实施的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要求,公务接待工作餐"不上酒",连啤酒、红酒都包含在内,而且执行力度很严,某县教育局因为用了3瓶茅台就被通报问责。

虽然现在政务消费占白酒市场的比重已经降到5%以下,对茅台、五粮液影响不大,但对依赖政商渠道的区域酒企打击不小,这类企业的销量普遍跌了50%以上。更关键的是,这政策动摇了市场对"高端消费稳"的预期,不少人开始担心商务宴请会不会跟着收缩。

还有消费税改革的传闻一直没断,市场猜测2026年可能启动征收环节后移试点。要是真落地,中小酒企根本没法转嫁成本,毛利可能缩水10-15%;就算是茅台这样的龙头,短期也要跟渠道博弈,价格体系可能受影响。这种"不确定"最让资金犯怵,本来就对基本面没信心,再加上政策风险,自然不敢轻易加仓。

不是白酒不行了,是分化太狠了

说到底,白酒这波下跌不是行业要完了,而是"好日子"结束了,再也不是闭着眼买就能涨的时候。现在的行业明显是"高端稳、中端弱、低端惨":茅台、五粮液靠着品牌和渠道还能扛住压力,甚至能通过控货稳住批价;但次高端和区域酒企还在库存和价格倒挂里挣扎,不少中小品牌可能熬不过这轮调整。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得放弃"白酒普涨"的老观念。短期可以盯着茅台、五粮液这些批价企稳、库存健康的龙头,等春节备货的机会;但中长期还是要看真实需求能不能复苏,尤其是商务消费和大众消费的恢复情况。毕竟资金不会一直为"情怀"买单,只有那些能卖出去、能赚钱的企业,才能真正穿越周期。

来源:彩云间追逐的飞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