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午3:50,Revesby主街,幼儿园刚放学,家长正排队买咖啡。
下午3:50,Revesby主街,幼儿园刚放学,家长正排队买咖啡。
两辆车“咔”地横在路中间,枪声像鞭炮,却没人敢笑——子弹是冲着人脑袋去的。
三把枪、一桶汽油、几顶蒙面帽,警方说:再晚五分钟,这里就多一起“无差别爆头”。
听起来像电影?
现场隔壁就是日托,小朋友刚睡醒。
有个妈妈后来发朋友圈:我娃午觉翻身,窗外在拍《速度与激情》真人版。
最离谱的是年龄——18、19、26,加起来还没我爸的工龄长。
警方通报里藏着一句小字:三人都没正经工作,却人手两部手机、一部GoPro,银行卡里躺着“陌生人”刚打的“跑腿费”。
说白了,有人远程下单,他们负责“送货”,货就是子弹。
枪从哪儿来?
海关给的答案更气人:两把跟着榴莲货柜漂进来,木头箱子写着“厨房用品”。
第三把更野,拆成零件藏在二手跑步机里,跑带还在,机油味没散。
运费比枪本身贵,买家眼都不眨——反正最后算在“任务预算”里。
他们要干掉的“目标”也不是大毒枭,就是个欠了上游八十万澳元、想跑路的小老板。
对方懒得跨国追债,直接本地悬赏:干掉他,债务一笔勾销,再附赠五万“奖金”。
三个小伙一看价码,当场接单,连目标住哪都没查清,先开车去幼儿园门口踩点——觉得人多好逃。
警方为啥能提前蹲守?
全靠19岁那位的前女友。
小伙子为了装大佬,把“有单大活”截图发给姑娘,配文“干完买你最爱的新款LV”。
姑娘转头报警:他连LV拼写都打错,别连累我。
警方听完只问一句:他约几点?
答:下午接娃前。
于是战术小组提前半小时布控,子弹换成橡胶,打穿玻璃不炸头。
法庭文件里还泄露出一个细节:三人建了个群,名字叫“今天暴富”。
聊天记录里,26岁“老大”语音:“干完这单,东南亚老板答应带我们去柬埔寨做网投。
”——下面两个小年轻回了一排“”。
没人知道网投就是另一场杀猪盘,他们只看见“包机票”。
最扎心的是保释记录。18岁那位去年才因偷车被抓,法官看他“初犯”,给了个“青少年改造计划”——每周去社区踢足球。
结果球没摸几次,先摸真枪。
现在保释撤销,法官只能耸肩:制度给了机会,有人拿机会练靶。
社区里,家长开始排队装监控。
房产中介悄悄改广告词:Revesby学区房→“安全静谧”。
可房价还是跌了两个点。
有人吐槽:以前怕房价高,现在怕子弹高。
州政府连夜加班,准备给“买凶”单独加刑:以前最高二十年,新法案直接拉到三十年,且不得假释。
可警方内部也坦白:重刑吓得住本地混混,吓不住海外下单的人。
人家在柬埔寨、在缅北,键盘一敲,澳洲街头就响枪,比点外卖还简单。
怎么破?
助理专员说了句大白话:只能靠“熟人举报”。
毒贩再精,也防不住身边人眼红。
警方把灭罪热线奖金从5万提到50万澳元,鼓励“内卷”——兄弟,你替他坐牢,他替你花红,不如先拿奖金再换身份。
对普通人,警方只给了一条建议:看见有人手机贴膜贴三层、车牌螺丝崭新、车里还放桶汽油,别犹豫,直接打000。别问为什么,问就是“经验值”。
枪声停了,幼儿园第二天照常开门。
老师把窗户换成防弹玻璃,家长接送证多盖一个红章。
小朋友依旧画太阳,只是多了一种新颜色——警车蓝。
来源:勇者橙子YGH9cc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