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国(623年八月~624年三月),是唐初辅公祏建立的割据政权,国号“宋”,年号天明,定都丹阳(今江苏省南京市)。政权疆域主要控制江淮地区,包括今江苏中南部、安徽东南部及浙江北部部分区域。历1主,存世约7个月,被唐所灭。
宋国(623年八月~624年三月),是唐初辅公祏建立的割据政权,国号“宋”,年号天明,定都丹阳(今江苏省南京市)。政权疆域主要控制江淮地区,包括今江苏中南部、安徽东南部及浙江北部部分区域。历1主,存世约7个月,被唐所灭。
辅公祏宋国鼎盛时期疆域
辅公祏(?—624年),齐州临济(今山东章丘)人,与齐州章丘人杜伏威是生死之交。
隋朝大业九年(613年),辅公祏与杜伏威在长白山(今山东章丘东北)起兵反隋,但杜伏威意识到山东群雄并起自己势力较弱难以发展,于是果断决定率众南下,向当时相对富庶、但隋朝控制力稍弱的江淮地区(今江苏、安徽中部)进军。进军途中,招降下邳(今江苏邳州)人苗海潮的义军。进逼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
隋朝江都留守派校尉宋颢率兵讨伐,被杜伏威击败。后又兼并海陵义军赵破陈部,势力大增。
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隋炀帝杨广离开长安巡幸江都。派出虎牙郎将公孙上哲率军前往镇压杜、辅部,双方战于盐城(今江苏盐城),公孙上哲兵败被杀。
义宁元年(617年)正月,杜伏威大败隋右光禄大夫、右御卫将军陈棱,乘胜攻破高邮,率兵占据历阳(今安徽和县),于是杜伏威自称总管,任命辅公祏为长史。
楚王杜伏威
大业十四年(618年),江都兵变,宇文化及弑杀杨广。同年,杜伏威向东都(今河南洛阳)越王杨侗称臣,被封为楚王,拜东道大总管。
武德二年(619年)九月十二日,杜伏威、辅公祏归降唐朝,杜伏威被封为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以南安抚大使、楚王,赐姓李。
武德三年(620年)六月初一,唐高祖进杜伏威使持节、总管江淮以南诸军事、扬州刺史、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改封吴王;封辅公祏为淮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舒国公。
武德三年(620年)十二月,杜伏威派辅公祏率军攻打吴王李子通,任命领军将军、越州都督阚棱、骠骑将军王雄诞作为辅公祏的副将。辅公祏渡过长江攻打丹阳郡(一作丹杨),攻克丹阳后进军驻扎于溧水,李子通粮草食尽,放弃江都,保守京口(今江苏镇江),杜伏威迁居丹阳。
吴王李子通
武德六年(623年),杜伏威入朝,留辅公祏守卫丹阳。八月初九日,辅公祏缢杀右将军、宜春郡公王雄诞,僭位称帝,国号宋,年号天明。设置百官,任命左游仙为兵部尚书、东南道大使、越州总管,并与洪州总管张善安联合,以张善安为西南道大行台。
武德六年(623年)八月二十二日,唐高祖下诏任命襄州道行台仆射、赵郡王李孝恭为主帅率领水军开赴江州(今江西九江);岭南道安抚大使李靖为副帅带领交、广、泉、桂等州兵力开赴宣州(今安徽宣城);率领怀州总管东郡公黄君汉、齐州总管李世勣、黄州总管周法明、舒州总管张镇周、前军总管卢祖尚等七总管共同讨伐辅公祏。
赵郡王李孝恭
武德六年(623年)九月十五日,辅公祏派遣他的将领徐绍宗攻打海州(今江苏连云港),陈政道攻打寿阳(今安徽寿县)。
武德六年(623年)十一月,唐朝黄州总管周法明带兵攻打占据夏口的张善安部。十一月初十日,张善安趁周法明在荆口镇战船上饮酒之机,派刺客将周法明刺杀。
武德六年(623年)十一月十二日,唐朝左武侯将军、舒州总管张镇周等在猷州黄沙击败辅公祏的将领陈当世。
李靖
武德六年(623年)十二月,安州刺史李大亮设计诱捕宋国西南道大行台张善安。
武德七年(624年)正月十一日,李孝恭在枞阳(今安徽合肥市附近)击败辅公祏的别将。
武德七年(624年)二月,辅公祏派兵围攻猷州,唐猷州刺史左难当环城自卫,安州刺史李大亮率兵增援,击败辅公祏。李孝恭又率军攻占鹊头镇。
武德七年(624年)二月十二日,唐行军副总管权文诞在猷州打败辅公祏的党羽,攻克枚洄等四镇。
武德七年(624年)三月十六日,李孝恭在芜湖击败辅公祏,并夺取芜湖,继而攻克梁山等三镇。
武德七年(624年)三月二十一日,唐朝河南安抚大使、管国公任瑰攻克扬子城,广陵城主龙龛投降,进据扬州。三月二十八日,李孝恭攻克丹阳。
唐军攻灭辅公祏示意图
辅公祏大为惊慌,放弃丹阳城率军东逃,计划到会稽(今浙江绍兴)投靠左游仙。逃至毗陵(今江苏常州)宿营时,部将吴骚、孙安等人谋划兵变,被辅公祏觉察,辅公祏丢下妻子儿女独身逃走。到武康(今浙江德清)时,受到当地农民的攻击,西门君仪战死,辅公祏被俘,送往丹阳。
李孝恭下令将辅公祏处斩,悬首示众,而后传首于长安,宋国灭亡。
来源:白云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