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年过去,同一批网友在热搜里改口:原来她也能把节气晚会主持得像个“人”。
“谢娜上春晚?
她怕不是又要哈哈哈到全国观众脚趾抠地。
”
去年这条弹幕,点赞 8.3 万。
一年过去,同一批网友在热搜里改口:原来她也能把节气晚会主持得像个“人”。
先别急着笑,数据更打脸。2023 年央视春晚,谢娜段落观众实时满意度 7.2/10,比隔壁“央视脸”只低 0.4。别小看这 0.4,她可是从“谁给她写的台本谁背锅”的坑里爬上来的。
怎么爬的?
一句话:她偷偷去补课了。
2022 年冬天,有传媒大学的学生在食堂撞见她,帽檐压到眉毛,端着托盘排队买 8 块钱一份的番茄鸡蛋。
不是录综艺,是真去上“高级主持人研修班”。
早 8 点新闻播报课,她坐第一排,老师让练气息,她叼着一张 A4 纸,口水把纸边浸湿也不敢松口。
结课那天,同学发朋友圈:“谢同学把‘哈哈哈’锁进柜子,钥匙扔通州运河里了。
”
课堂作业很快派上用场。
去年 9 月“中国农民丰收节”,官方唯一女主持就是她。
农业农村部官网稿子里一句“准确把握活动基调”,翻译过来:她没把稻田说成“嘎嘎香”,也没把老农喊“宝贝儿”。
直播弹幕一片“陌生”,有人问她是不是双胞胎姐姐代班。
更陌生的还在后头。
她悄咪咪当上制作人,拉了档《非遗传承人》,不搞流量明星,专拍打铜、皮影、修古画。
豆瓣 8.1 分,评论区最高赞:“谢娜居然让我知道了缂丝比爱马仕贵。
”文化圈老炮儿转发:“她肯蹲三天拍一个老头织锦,我服。
”
当然,也不是一夜成仙。
春晚联排那天,后台有人听见她被导演喊停:“谢老师,手别拍嘉宾背!
”她立刻把两只手揣进袖筒,像小学生罚站。
录完回酒店,她对着镜子练了 20 遍“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把“们”字尾音硬生生砍掉一半,生怕飘出来一个“哈哈哈”彩蛋。
有人质疑:早干嘛去了?
答:在《快乐大本营》的棚里笑了 15 年。
那档节目停得突然,她一下子成了“失业一姐”。
朋友圈晒娃被嘲“只会带娃”,晒健身被嘲“怕变老”。
最惨时,她跑去话剧舞台演《十三角关系》,演完鞠躬那一刻,观众鼓掌不是因为她搞笑,是因为她“居然能站着不动三分钟”。
那一刻她说:“原来安静也能被听见。
”
所以,别把转型想成仙女下凡,更像老房子装修——边住边砸墙,灰头土脸。
她自己也知道,观众信任像存折,取一笔少一笔,得慢慢存。
接下来还有《乘风破浪》总决赛主持约,台本已经标红:“严禁自行加感叹词。
”她给团队发语音:“放心,我把感叹词留给家里镜子。
”
看吧,娱乐圈没有魔法,只有补课和挨骂。
谢娜不过是把“哈哈哈”调成静音,把晚会的灯光当补光灯,一点点把裂缝填上。
下次她再出场,你可以不鼓掌,但别急着关电视——万一她又进步了呢?
来源:豁达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