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嘉黎县20名高校毕业生成功在渝实现市场化就业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9 19:48 3

摘要:近日,“嘉黎青年・智汇重庆”——西藏自治区嘉黎县高校毕业生“组团式”赴渝就业及培训工作圆满完成。20名嘉黎籍高校毕业生走进重庆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顺利完成入职手续,标志着他们在重庆实现稳定就业,职业成长的新征程正式开启。

近日,“嘉黎青年・智汇重庆”——西藏自治区嘉黎县高校毕业生“组团式”赴渝就业及培训工作圆满完成。20名嘉黎籍高校毕业生走进重庆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顺利完成入职手续,标志着他们在重庆实现稳定就业,职业成长的新征程正式开启。

精准摸排 + 跨区联动,就业渠道有效拓宽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推动其实现高质量就业,是稳就业大局、促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嘉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秉持“早谋划、早对接、早落实”原则,将毕业生就业摆在民生工作的突出位置。

今年以来,在温台援藏工作组的支持下,县人社部门主动作为,深入开展毕业生就业意向摸排,建立“一人一档”动态管理机制,精准掌握毕业生的专业背景、就业意愿与发展需求。同时,积极加强与区外重点企业、产业园区的对接,围绕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现代服务等重点领域挖掘优质岗位。此次与重庆秋田齿轮公司的成功合作,正是嘉黎县拓展区外就业渠道、推动“组团式”就业落地的重要成果。

系统培训 + 人文关怀,助力毕业生顺利转型

为帮助毕业生尽快融入职场,嘉黎县精心组织系统化、人性化的岗前培训。学员们在培训中不仅掌握了岗位必备技能,也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从“学生”到“职场人”的顺利转变打下坚实基础。入职后,他们将在实践中持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有望快速成长为符合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在新岗位上书写人生新篇章。

从嘉黎青年在重庆扎根成长,到一批批毕业生走向全国各地实现跨省发展,每一次就业选择不仅是个人生涯的重要跨越,也成为连接民族情感、促进文化互鉴的生动实践。在融入新环境的过程中,他们既主动传播家乡的独特文化,也积极学习各地的多元文明,在尊重差异、包容互鉴中不断增进“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认同与情感。就业本身超越了个体意义上的成长路径,更成为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行动。这些走出高原的年轻人,不仅拓展了人生边界,也为构建更加包容和谐的社会贡献出青春力量,让共同体意识在具体实践中深深扎根、枝繁叶茂。

深入对接 + 企地协同,全力保障稳定就业

重庆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全球规模领先的摩托车齿轮生产基地之一,企业实力雄厚,屡获重庆市百强企业等荣誉,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成长空间。县人社局工作人员实地走访企业,详细了解岗位配置、薪资待遇、食宿条件及劳动保障等情况,并与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深入交流。企业为嘉黎籍毕业生提供优质就业平台,县人社局对企业给予嘉黎籍高校毕业生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并希望企业持续关注他们的成长,合理安排岗位、畅通发展通道,真正实现“就业一人、巩固一户、带动一片”的良好社会效益。

长效跟踪 + 持续服务,推动就业走深走实

为确保高校毕业生在区外“留得下、稳得住、有发展”,嘉黎县构建了“输出前—入职中—上岗后”全链条服务机制。针对此次赴渝就业的毕业生,县人社部门将安排专人定期回访,动态跟踪学员的工作表现和生活状况,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做到服务不断线、关怀不缺位。

今年以来,嘉黎县已累计开展2批次到浙江台州、重庆等地“组团式”区外就业输送,成功输送51人,区外就业率达15%,成效显著。下一步,嘉黎县将持续推进市场化“组团式”就业工作,不断拓展与区外优质企业的合作领域,推动区外就业模式向常态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同时,持续为嘉黎青年搭建更广阔的就业平台,切实提升就业工作质量,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图/多吉热旦 文/尼玛卓玛)

来源:文昊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