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苏联时期虽然军工强,但燃气轮机技术却依赖西方。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为了迅速恢复电力系统,俄罗斯大量引进了西门子和GE的燃气轮机与控制系统,在全国建了几十座联合循环电站。设备先进没错,但核心部件、控制系统、维修服务,全都被西方企业牢牢攥在手里。
最近俄罗斯向伊朗订购的四十台燃气轮机开始陆续交付,那么为什么俄罗斯没有选中国而是选伊朗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这事儿要从俄罗斯的能源装备体系说起。
苏联时期虽然军工强,但燃气轮机技术却依赖西方。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为了迅速恢复电力系统,俄罗斯大量引进了西门子和GE的燃气轮机与控制系统,在全国建了几十座联合循环电站。设备先进没错,但核心部件、控制系统、维修服务,全都被西方企业牢牢攥在手里。
2022年冲突爆发后,美欧迅速制裁俄罗斯,精准打在俄罗斯的命脉上。
燃机不像其他设备,少一个小部件整个机组就趴窝。没有热端部件,就无法保证高温高压的安全;没有控制系统,就没法稳定并网;没有维保,机组寿命迅速缩短。
而俄罗斯自己的燃机产业一直发展缓慢,技术多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水准。制裁一落地,大批电站陷入“不能修、没零件、自己造不出”的窘境。
到了2023年,部分地区冬季电力缺口问题已经非常紧迫。这时,俄罗斯急需把系统稳住。可为啥找到伊朗呢?
伊朗的燃机产业虽然不算顶尖,但有一项独门优势:它掌握的是“西门子谱系”的仿制技术。伊朗MAPNA公司多年来一直靠西门子V94.2的技术做本土化生产,MGT-70就是它的主力机型,功率段、接口标准和俄罗斯电站里那些西门子燃机几乎一模一样。
俄罗斯如果买中国的新型燃机,可能要重改控制系统、换辅助设备、重走调试流程,工期长、风险大;
而买伊朗的,直接就能“插拔替换”,最大程度沿用原有电站的基础设施和运行逻辑。
2022年,双方签下了总量40台燃气轮机的供货合同,主要用于替换制裁后缺失的西门子设备。
2025年9月中旬,伊朗方面正式宣布首批燃气轮机交付俄罗斯,俄罗斯的“燃机缺口”终于开始补上。不仅如此,伊朗还愿意派工程团队长期驻场,帮俄罗斯把机组重新跑起来。俄罗斯实在没有不选择他们的理由
不过这并不代表中国在这场燃气轮机战中毫无意义。
在军事领域中,中俄两国有着巨大合作的潜力,中国的舰用燃机已能稳定为052D、055等主力舰艇提供高功率、高可靠性动力。其中,QC-280的推力达到38–40MW,性能接近西方先进机型。
俄罗斯在苏联时期虽有成熟设计,但解体后技术体系被削弱,工厂、供应链、人才流失严重,舰艇动力更新缓慢,舰用燃机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目前俄罗斯大型水面舰艇的燃机大多仍依赖苏联老技术,如果依赖自主研发,周期漫长、成本高昂。
而中国已经实现成熟的批量化生产体系与数字化测试平台,拥有较强的工程化、量产和技术维护能力。
未来如果中俄在舰用燃机领域展开技术互补、联合研发或定向合作,不仅能帮助俄罗斯加速舰艇更新换代,也有助于双方在动力技术层面形成战略联动。因此合作的潜力还是巨大的。
来源:大鼓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