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街头的中国“黑马”:比亚迪如何征服英国市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9 19:25 2

摘要:清晨的伦敦街头,当鲜红色的比亚迪BD11双层巴士驶过白金汉宫,车身上“2小时满电续航”的标识在晨光中格外醒目——这台搭载刀片电池的电动巴士,正是伦敦公交电动化改造的核心车型 。几公里外的郊区4S店里,销售顾问正给家庭主妇露西演示海豚车型的智能语音控制,而不远处

清晨的伦敦街头,当鲜红色的比亚迪BD11双层巴士驶过白金汉宫,车身上“2小时满电续航”的标识在晨光中格外醒目——这台搭载刀片电池的电动巴士,正是伦敦公交电动化改造的核心车型 。几公里外的郊区4S店里,销售顾问正给家庭主妇露西演示海豚车型的智能语音控制,而不远处的出租车停靠点,司机汤姆正对着新提的比亚迪e6反复核对续航数据:“258英里,比老款多了近一倍,充电成本才是燃油车的零头”。

2025年9月,一组数据让全球车市侧目:比亚迪在英国单月销量突破1.1万辆,较去年同期暴涨880%,前九个月累计销量超3.5万辆,市场份额跃升至3.6%,英国正式成为比亚迪最大的海外市场 。这个曾经在2013年因定价过高黯然退出英国市场的中国品牌,如今用一场“逆袭”改写了欧洲汽车市场的格局。

比亚迪的英国突围,始于对市场痛点的精准拿捏。高油价时代,英国消费者既渴望降低出行成本,又受限于充电设施的完善程度,比亚迪的混动车型恰好踩中了这个需求缺口。Seal U DM-i插混SUV凭借“可油可电”的特性,成为通勤族的新宠,9月单月卖出5373辆,一举挤进英国车型销量前十。而针对不同群体的产品矩阵更显功力:5.99万欧元的海鸥成为年轻人的通勤利器,上市首月订单破5000辆;Atto 3以大五座空间俘获多孩家庭;e6则用灵活转向和超大后备箱,成了出租车司机的首选。即便英国政府的3750英镑电动车补贴刻意将中国制造车型排除在外,这些车型仍凭借性价比撕开了市场缺口——比亚迪海豚售价约2.6万英镑,比同级特斯拉Model 3便宜近1.4万英镑 。

关税优势与渠道深耕,为这场突围铺平了道路。当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7%反补贴关税、美国关税高达102.5%时,英国10%的常规关税成了比亚迪的“窗口期”。更关键的是线下网络的快速铺开:截至2025年9月底,比亚迪在英国的零售门店已达100家,从伦敦的购物中心到曼彻斯特的郊区小镇,消费者随时能摸到刀片电池的实物样品,试驾搭载ADAS系统的新车 。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体验,慢慢消解了英国用户对陌生品牌的顾虑。

早年间在商用车领域的积累,早已埋下信任的种子。如今伦敦街头每10辆电动大巴里,就有8辆来自比亚迪,其与英国ADL公司联合生产的双层巴士,占据了当地90%的市场份额。这些巴士累计运营里程超8000万英里,减少了1.37亿公斤碳排放,让“比亚迪=可靠”的印象悄悄扎根。从2014年的首次合作到2024年拿下500辆大单,比亚迪用十年时间,从公交领域的“参与者”变成了“规则制定者”。

这场成功也伴随着争议。斯泰兰蒂斯集团CEO塔瓦雷斯将中国车企的竞争称为“血战”,英国汽车行业协会则呼吁政府设置贸易壁垒。但比亚迪用行动回应着质疑:匈牙利乘用车工厂正在建设,未来“欧洲制造”的车型将能享受当地补贴;8艘自营滚装船穿梭于中英港口,把交付周期缩短了30%。就像英国国家经理Bono Ge说的:“100家门店的成绩,靠的是把每一辆车的细节做好” 。

如今在利物浦的港口,刚卸下货轮的比亚迪车队正等待发往各地。从伦敦的红色巴士到爱丁堡的家庭车库,中国车企不再是“低价标签”的代名词。当海鸥车型的尾灯与伦敦眼的灯光交相辉映,比亚迪在英国的故事证明:真正的市场突破,从来不是政策红利的偶然,而是技术、产品与本地化的必然共鸣。

来源:辛心有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