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各乡镇干群合力守好“粮袋子”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9 22:11 2

摘要:“多亏镇村干部和邻里赶来帮忙,不然我这5亩玉米真要烂在地里了!”10月7日,看着自家因雨被困田间的玉米被一袋袋抢收回来,穰东镇新铺村村民李老汉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穰东镇

“多亏镇村干部和邻里赶来帮忙,不然我这5亩玉米真要烂在地里了!”10月7日,看着自家因雨被困田间的玉米被一袋袋抢收回来,穰东镇新铺村村民李老汉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近期,连阴雨天气给当地秋收工作带来极大阻碍。为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穰东镇迅速启动应急响应,以“抢时间、降损失、保丰收”为核心目标,组织全体干部下沉一线,打响秋粮抢收保卫战,全力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受持续连阴雨影响,穰东镇10余万亩秋粮中,玉米、花生等主要作物面临机械难进地、收割效率低的问题。其中,26户种粮大户及200余户缺乏劳动力的困难家庭受影响最为严重,秋收进度一度滞后。

穰东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组织包村干部,统筹资源、双线作战。一方面,协调辖区及周边40余台履带式收割机、12台粮食烘干机,组建“应急抢收队”,保障核心收割设备供给;另一方面,动员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组成“助农突击队”,分成32个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协助农户抢收作物。

针对部分地块土壤湿度大、普通机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难题,八里桥村村干部发挥创造性,将挖掘机改装成适配花生收割的工具,有效破解了“收割难”瓶颈,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

为解决收割后粮食无处晾晒、易霉变的问题,穰东镇主动盘活各类公共空间资源,将村级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学校操场等场所临时开放,设为“粮食临时晾晒点”。同时,积极对接辖区粮食收购企业,开通“秋粮收购绿色通道”,推动“收割—晾晒—收购”各环节无缝衔接,形成服务闭环,避免粮食因储存不当发生霉变,切实保障农户收益。

经过多天的连续奋战,穰东镇已抢收秋粮7万余亩,占全镇秋粮种植面积的70%,未出现大面积粮食霉变、滞销情况。下一步,该镇将持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紧盯剩余地块抢收进度,同时提前谋划秋播工作,确保“秋收”“秋种”高效衔接,牢牢守住群众的“粮袋子”,筑牢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张阳 孙新艾)

刘集镇

“目前,郑赵集村和齐集村的两台循环式烘干机正全天候运转,一台日处理量100吨,另一台达120吨。全镇6台烘干设备连续作业,确保新收获的湿玉米及时烘干,不让一粒粮食受损!”10月9日,在机器轰鸣声中,刘集镇相关负责人指着正在运行的设备,语气坚定地说道。

当前正值秋粮抢收的关键时期,然而持续的阴雨天气为丰收带来了挑战。刘集镇紧盯农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雨停间歇和天气转晴的有利时机,组织镇村干部和群众齐心协力,打响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秋雨抢粮”攻坚战,全力保障已到手的粮食收成。

镇、村两级干部全员下沉到田间地头,担任秋收“指挥员”——他们根据天气预报帮助农户精准安排收割和运输时间,做到提前规划、有序推进。针对今年雨水偏多的情况,镇政府通过短信、微信群和村内广播等多种方式,及时发布气象信息,帮助农户掌握天气动态,牢牢把握抢收主动权。面对不同田块的具体情况,刘集镇还制定了差异化抢收方案:对于适宜机械作业的地块,优先调度履带式收割机进行抢收;对于积水较重、机械无法进入的花生田,则组织党员志愿者和“女子薅花生突击队”开展人工抢收,确保每一块田地都能及时收获。

郑赵集村村民张占定的烘干设备成了周边农户的“定心丸”。“我的机器每天能烘干100吨玉米,服务范围覆盖郑赵集、余家等4个村。设备连续作业,确保湿粮入库、干粮出库!”张占定笑着说。

为解决湿粮晾晒的难题,刘集镇充分利用各类公共空间——村文化广场变身临时晾晒场,铺满了金黄的玉米;粮食收购点和农业合作社的烘干设备满负荷运行。不少农户还自发采用“铁丝笼”晾晒法等土办法,通过通风晾晒减少籽粒损耗,实现“颗粒级”减损。

“在刘集镇,从干部到群众,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要雨一停,所有人立即奔赴田间地头,我们抢的是时间,保的是丰收!”刘集镇相关负责人的话语,道出了全镇干部群众守护丰收成果的共同决心。(史娟 曾权伟)

构林镇

持续降雨给构林镇玉米、花生等秋粮收获带来阻碍,农户们看着待收庄稼心急如焚。10月上旬连续几天阴天间多云,该镇迅速行动,打响“与阴雨竞速、为丰收护航”的秋粮抢收战。

玉米地里,该镇主要领导俯身查看玉米长势,与村民亲切交流:“咱们得抓紧抢收,您有啥困难随时说。”村民笑着回应:“有镇里干部帮忙惦记,我们心里踏实多了,就盼着赶紧把庄稼收回家。”

在玉米、花生种植区,镇村干部下沉一线,有的帮着拔花生、搬玉米,有的协调农机,有的指导抢收技巧,与村民默契协作。“前几天下雨正犯愁,镇里干部不仅帮着疏通沟渠,还联系了烘干设备,真是解了燃眉之急!”村民感慨道。

构林镇打出“抢收+抢排+保障”组合拳。紧急协调30余台履带式收割机,覆盖玉米、花生等作物;组织党员志愿者对困难农户开展“一对一”帮扶,累计帮助20余户完成抢收;发动镇村干部和群众排查疏通田间沟渠12公里,快速排出积水,为抢收创造条件;开放5处公共场地用于粮食晾晒,联系烘干企业提供优惠服务;通过微信群、大喇叭及时发布天气和抢收指导,引导群众科学抢收。

“我们多抢收一亩,群众损失就少一分。”该镇分管领导在抢收现场表示。目前,构林镇已完成玉米抢收超万亩,花生等作物抢收进度快速推进。

构林镇党员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秋收一线践行服务群众初心。接下来,将持续关注天气,做好秋粮抢收,确保颗粒归仓。(张明迪 陈翔)

来源:凤观南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