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彩礼不攀比,丧事不铺张,咱老百姓担子减轻了,心里亮堂了,日子过得轻松顺心啊!”穰东镇新铺村李大爷乐呵呵地说道。近年来,邓州市穰东镇紧扣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以深化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为核心,精准整治高额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等
“现在彩礼不攀比,丧事不铺张,咱老百姓担子减轻了,心里亮堂了,日子过得轻松顺心啊!”穰东镇新铺村李大爷乐呵呵地说道。近年来,邓州市穰东镇紧扣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以深化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为核心,精准整治高额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走出具有穰东特色的文明建设路径,让文明新风浸润乡村大地。
组织建机制,下好移风易俗 “先手棋”
穰东镇将移风易俗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与乡村振兴考核体系,作为 “一把手” 工程推进。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宣传、民政、妇联等多部门及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构建 “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 的工作格局,夯实组织保障。
为让工作有章可循,该镇党委政府出台系列指导性文件,明确目标、责任与奖惩;指导全镇 32 个村(社区)修订村规民约,将抵制高额彩礼、倡导厚养薄葬等内容具体化,如葛营村明确 “婚事彩礼不超 3 万元、丧事宴席不超 10 桌”,并配套违约惩戒措施,实现“一村一约”全覆盖。同时,将移风易俗成效纳入村级目标管理与村干部绩效考核,今年已开展 7 次专项督查,对工作不力的村(社区)通报整改,倒逼责任落实。
破难点解痛点,打出革除陋习 “组合拳”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穰东镇分类施策、精准发力,从根源上破除陈规陋习。
破“彩礼之困”,为爱减负: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定规,在村规民约中明确彩礼上限,全镇彩礼均价从 20 万元降至 10 万元左右,降幅达50%;倡导 “零彩礼”“低彩礼”,引导青年树立 “自主创业兴家业” 的婚恋观。镇妇联、团委搭建青年联谊平台,推广集体婚礼、旅行结婚等新风尚,今年评选6对“最美新人”,以身边事带动身边人,营造健康婚嫁氛围。
治“丧葬之弊”,倡树孝道:统一丧事简办流程,限制丧事天数、席面标准及封建迷信活动,推广哀乐、黑纱白花等文明治丧方式,全镇丧事操办平均费用从 5 万元降至 3 万元,降幅 40%。将赡养老人情况纳入 “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 评选标准,开展 20 余次敬老志愿服务,督促子女尽孝,让老人安享晚年。
刹“宴请之风”,减轻负担:严控宴请规模,除婚丧嫁娶外,其他喜庆事宜原则上不操办,确需操办的须向村红白理事会报备,控制桌数、菜品与礼金,提倡“光盘行动”。全镇各村(社区)均组建由老党员、乡贤等组成的红白理事会,去年以来累计为群众节省开支超 200 万元;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礼堂等场所提供廉价宴席服务,今年全镇宴请次数同比减少 30%,有效降低群众人情负担。
“看到大家不再为宴请‘人情债’发愁,移风易俗不是唱高调,是真真切切把大家‘随礼钱’变成‘过日子钱’,值!”梁庄村党支部书记看着村“一约四会”版面感慨道。
广宣传浓氛围,唱响文明新风“主旋律”
穰东镇坚持宣传先行,通过“线上 + 线下”多载体,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立体化覆盖宣传:镇村广播定时播报移风易俗内容,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信息7条,村民微信群转发83次,实现宣传无死角;同时曝光反面案例、讲述好人好事,以正反对比引导群众树立正确观念。
文化活动融入宣传。将移风易俗融入“我们的节日”、文化下乡、送戏下乡等活动,今年开展 36 场相关文化活动,创作快板、小品等文艺节目 13 个,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新风尚,让教育润物无声。 典型引领强化宣传。开展 “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 等评选,今年选出 286 个先进典型,通过表彰颁奖、村民大会宣讲、“乡村光荣榜” 展示等方式,用榜样力量带动群众,形成 “学先进、争先进” 的良好氛围。
如今,穰东镇移风易俗成效显著,高额彩礼得到遏制,婚丧铺张大幅减少,“厚养薄葬” 理念渐入人心,群众人情负担减轻,社会风气持续向好,群众满意度超 90%。下一步,穰东镇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移风易俗常态化、长效化,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让文明之花在穰东大地常开常艳。
来源:河南经济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