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中国联通正式上线手机eSIM业务全国预约通道,截至10月9日预约人数已突破3.7万大关,以 “联通eSIM选择更随心” 为口号的服务预约页面持续升温。这一动作标志着国内手机eSIM商用进入倒计时。
2025年10月,中国联通正式上线手机eSIM业务全国预约通道,截至10月9日预约人数已突破3.7万大关,以 “联通eSIM选择更随心” 为口号的服务预约页面持续升温。这一动作标志着国内手机eSIM商用进入倒计时。
用户可通过中国联通APP首页的预约海报提交申请,或前往自有营业厅咨询详情,但需注意当前仅为预约登记阶段,正式开通需等待后续通知。为推动技术普及,联通同步启动“eSIM 尝鲜季”活动,投入专项补贴:购买国内首款eSIM 版“云智 AI Pad”可享立减600元起优惠,还赠送300GB全国流量年包;合约用户更能通过存费送机等三种方式享受最高50%补贴。
此次预约与苹果新品高度绑定,苹果官网明确标注:中国大陆仅型号A3518的国行iPhone Air支持国内运营商eSIM。业界专家指出,中国联通与苹果的深度合作,将带动手机厂商及运营商参与eSIM推广,加速产业变革。
目前,其他运营商也加速布局,中国电信表示eSIM手机业务已全面准备就绪,中国移动也开启了eSIM业务预约。
9月下旬,中国移动的 eSIM 业务预约界面已经上线,用户登录后即可进行预约。预约页面显示,中国移动eSIM业务已准备就绪,预计近期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商用试验的正式批复后,将很快向用户开放。
值得注意的是,预约详情页面也给出了eSIM的安全说明,在完成eSIM号码开户后,需在72小时内完成卡数据的下载,否则无法正常使用。如果同一部eSIM终端在业务办理成功后未完成卡数据下载,则无法再次办理新业务,需确保同一部eSIM终端的所有卡数据均完成下载。
eSIM通过嵌入式芯片实现号码数据写入,无需物理卡槽即可提供通话、流量等服务,使终端设备在防水性、机身设计上更具优势。中国联通早在2018年便推出可穿戴设备eSIM服务,2025 年更联合GSMA举办首届eSIM专题展,更新5G终端技术规范,其自主研发的eSIM管理平台已支持20余款终端接入。
此外,当前eSIM的“苹果特例”现象,也揭示了监管与产业适配的阶段性特征。苹果之所以能成为首个突破口,既因其封闭生态提升了监管信任度,也得益于“线下核验+空中写卡”结合的安全方案,更源于其高端用户群的市场吸引力。这种“沙盒试点”模式不仅为监管积累了实践经验,也为国产手机品牌后续接入提供了参照。随着远程实名认证技术的完善、运营商系统改造的完成,eSIM终将从“特例”走向“普惠”;而GSMA预测的2030年全球eSIM连接数达69亿,更印证了这一趋势的必然性。
-END-
透视PT展丨5G-A与AI深度融合如何重塑商业价值?
PT展观察丨发展AI WAN:技术演进的必然选择
工信部向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作者:梅雅鑫
责编/版式:王禹蓉
审校:王 涛 梅雅鑫
监制:刘启诚
【通信世界新媒体矩阵】
央视频 | 微软MSN | 视频号 | 微博 | | 百家号 | 网易号 | 搜狐 | 腾讯新闻
新浪看点 | 雪球号 | 抖音 | 快手 | 爱奇艺 | 知乎 | 哔哩哔哩 | 咪咕视频 | CSDN | 36氪
【新媒体团队】
监制|刘启诚
审校|王涛 梅雅鑫 张鹏
编辑|王禹蓉
视频制作|蒋雅丽 黄杨洋
来源:通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