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增程式电动车(EREV)近年来销量突飞猛进。2024年前8个月,增程式电动汽车销量达到74.9万辆,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比12%,增速高达167%,是纯电动车型的4倍。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增程式电动车(EREV)近年来销量突飞猛进。2024年前8个月,增程式电动汽车销量达到74.9万辆,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比12%,增速高达167%,是纯电动车型的4倍。
理想、问界、零跑等品牌凭借增程车型销量屡创新高,甚至极氪、小鹏等原本专注纯电的车企也开始布局增程路线。
增程式和插电混动最核心的区别在于动力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增程车本质上是一台“带发电机的电动车”。它的发动机只负责发电,不直接驱动车轮,车辆完全由电动机驱动,驾驶体验接近纯电车。
插电混动(PHEV)则更加灵活,它的发动机和电动机都可以直接驱动车轮,支持纯电、混动、发动机直驱等多种模式。
简单来说,插混车像是全能选手,可以根据路况选择最高效的工作方式;而增程车则是“纯电体验的坚定派”,无论如何都要用电驱动。
新势力车企更倾向于选择增程技术,主要原因在于技术门槛。
增程技术有成熟方案、研发成本低,且易于与车型开发匹配。而插混技术开发难度更高,需要具备发动机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以及整车调试匹配的能力,成本更高。
这意味着,即便部分车企有意采用插混技术,也受限于技术与生产资质问题无法实现。
尽管从技术角度看,插混在高速工况下效率更高(能量损耗最多5%,而增程高达20%),亏电状态下动力性能也更稳定。但消费者仍然青睐增程车。
增程车能够提供接近纯电车的驾驶体验——平顺、安静,同时缓解续航焦虑。理想、问界等品牌还将增程车与家庭用车需求结合,打造出受欢迎的中大型SUV。
增程车的纯电续航通常更长,适合短途纯电出行。对于有家充条件的用户,日常通勤可以完全用电,成本更低;长途时加油即可,无续航焦虑。
增程技术曾被视为“过渡技术”,甚至被某些车企高管公开称为“落后”方案。但市场表现证明,能够解决用户痛点的技术就是好技术。
不过增程式在高速巡航时油耗偏高,相当于同级别燃油车水平。插混车在高速巡航时发动机直驱效率更高,油耗比增程车低15%-20%。
未来,两种技术路线可能会相互融合。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已加入增程模式,实现双技术路线兼容;理想汽车也在研发多档DHT,以补足高速工况短板。
选择增程还是插混,本质上是对生活方式的抉择。
城市通勤为主、充电方便、追求纯电驾驶体验的用户更适合增程;经常跑高速、希望更低油耗、预算有限的用户则可能更倾向插混。
技术路线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是否适合。市场销量表明,增程式电动车确实击中了大量用户的痛点,这正是其尽管存在技术争议却依然畅销的根本原因。
来源:爱车人士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