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级中国地理百科!英文版《这里是中国》,让世界看见立体的东方之美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9 18:00 1

摘要:你是否曾想过,足不出户就能饱览中国最极致的山河美景?是否渴望跳出符号化的认知,深入了解每一片土地背后的故事?现在,这一切都有了答案——《这里是中国》(英文版) 正式出版,以 “纸上纪录片” 的姿态,用地理的视角,重新认识我们深沉热爱的祖国,也带领全球读者看见一

这里是中国

Hi, I’m China

......

你是否曾想过,足不出户就能饱览中国最极致的山河美景?是否渴望跳出符号化的认知,深入了解每一片土地背后的故事?现在,这一切都有了答案——《这里是中国》(英文版) 正式出版,以 “纸上纪录片” 的姿态,用地理的视角,重新认识我们深沉热爱的祖国,也带领全球读者看见一个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立体中国。

典藏级 “国民地理书”

《这里是中国》是中国第一部全视野地理科普著作。全书以中国地势三级阶梯为叙事主线,从青藏高原的荒野,到江南的烟火人间,用深情的文字、专业的地图和震撼的摄影,勾勒出一个真实、立体、温暖的中国。

■ Where Does

■ China

硬核知识打底:十几个中国独特话题、几十张专业地图、几百幅高清摄影作品,更有十余位中科院专家+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联合审核,从地理成因到文明脉络,每一页都经得起学术检验。

创新视角架构:以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 为线索,从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启程,自上而下穿越荒野与人间——可可西里的苍茫、横断山的壮丽、江南的温润,不仅是地理格局的呈现,更是 “自然荒原到人间烟火” 的文明演进史。

打破刻板印象:它会告诉你——甘肃不是只有黄土高坡,而是多元文化交汇的历史长廊;西安不只是兵马俑的 “古老帝都”,更是历经劫难仍鲜衣怒马的活力之城;成都的魅力,远不止大熊猫与火锅,更是3000年未断的烟火人间。

陈俊杰 摄

顶配级创作团队

为了让海外读者精准读懂中国,这本书的翻译与审定团队堪称“顶配”:

译者:北京语言大学硕士、CATTI 二级笔译,累计翻译 150 万字,服务过外交部、联合国人权会议等机构,出版过《平凡的世界》等多部译著。

审校:英国翻译学会会员、皇家特许语言家学会会员,伦敦大学语言学院研究生,定居中国28年。

定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金桥奖” 得主,从事汉译英40年,曾审定《中国共产党章程》等重要文献。

专业词汇审定: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为书中地理、历史术语把关,杜绝知识偏差。

图片来自可可西里管理处

国际化呈现

英文版在策划之初,便确立了“传承精髓,面向世界”的核心原则,在尊重中文版原作的基础上,做了大量工作:

内容呈现上,我们强化国际视角,对青藏高原“亚洲水塔”生态价值、丝绸之路文明对话等关键内容,以国际读者易理解的语境阐释,并隐性关联“一带一路”等全球议题,兼顾文化特色与外国读者的接受心理。

在视觉与阅读体验上,按国际阅读习惯优化,调整版式、强化视觉引导,重绘数十幅符合国际规范的专业地图,更换近百幅代表性摄影作品,每章新增手绘插图、优化导航,构建助力理解中国“山水意境”的视觉体系。

温钧浩、张扬的小强 摄

它以 “地理视角” 讲中国故事,用 “硬核” 知识替代刻板叙事,让海外读者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填补了国际市场上 “全面、权威、精致的中国地理科普读物” 空白,此前繁体中文版已由香港三联出版社出版,英文版的推出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人文地理走向全球。

书中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都藏着对土地的深情——从九寨沟 “一切磨难皆是修炼” 的生命哲思,到江南 “河流湖泊与海洋的盛宴” 的烟火气,让世界看见中国的 “刚” 与 “柔”、“大” 与 “美”。

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I will travel to all the snow mountains of China.

One day,

I will travel to all the rivers of China.

One day,

I will travel to all the cities of China.

……

—— ——

《这里是中国》(英文版)

这里是中国,

这里有你从未真正了解过的祖国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5年9月

来源:中国画报出版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