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应对连续阴雨天气对我市蔬菜、水果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10月9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印发《秋季连续阴雨天气蔬菜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秋季连续阴雨天气果树管理技术指导意见》,指导菜(果)农切实抓好蔬菜、水果生产管理工作。
为应对连续阴雨天气对我市蔬菜、水果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10月9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印发《秋季连续阴雨天气蔬菜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秋季连续阴雨天气果树管理技术指导意见》,指导菜(果)农切实抓好蔬菜、水果生产管理工作。
就蔬菜管理,《指导意见》明确:
一、及时排水降湿,防止沤根。要疏通沟渠确保积水能够顺利排出,如若田内湿度过大则要在田间挖掘沥水沟排水;设施防水排水要重视,雨前要及时关闭风口防止雨水进棚,棚区排水沟渠要顺畅,尤其是下挖式大棚最好在棚外挖掘排水沟防止雨水倒灌。
二、促根壮秧。雨后墒情合适时及时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快速恢复活力。喷施芸苔素、黄腐酸、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提高植株抗性,促进植株快速恢复生长。久阴乍晴后设施蔬菜可以适当遮阴防止闪苗,叶片萎蔫可以喷施清水防止蒸腾过快导致植株失水受损。
三、科学防控病虫害。连续阴雨雪天气,空气湿度大,各种真菌细菌病害易发多发,雨后要及时喷施广谱性药剂防控病虫害,设施内可以选用烟雾剂、微粉剂及时防治病虫害。
四、适时采收。根据植株长势、果实成熟度以及市场行情适期采收。一是能够确保收益不降低,其次还可以防止大果坠秧影响植株长势。
就果树管理,《指导意见》明确:
一、及时排水除涝。及时清理果园内的枯枝、落叶、烂果等,减少病虫害滋生源。抓紧疏通、加深排水沟渠,尽快排除园内积水,尤其地势低洼地块,防止果树根系因长时间浸泡缺氧而腐烂或死亡。可在行间开挖深度约30厘米的导流沟,树盘堆筑10~15厘米高的土垄,树冠投影范围内覆盖旧塑料膜或防草布,有效阻隔雨水直接下渗,力争实现“雨停水干”。
二、加强田间管理。积水导致根系受损,吸肥能力减弱,不宜立即土壤施肥。雨后可叶面喷施0.3%的尿素溶液,增强叶片光合效能,促进树势恢复,增加树体营养储备。及时疏除过密枝、老化叶和病害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未采收果树雨停后应尽快铺设反光膜,增加树冠下部光照,促进果实均匀着色。
三、综合防治病虫害。雨停后1天内,立即喷施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或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等内吸性杀菌剂。发现病果及时摘除并带出园外深埋,有效控制炭疽病、轮纹病等病害的传播蔓延。已完成采收的果园可以结合清园,彻底清除病虫枝、树干翘皮、病叶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全园喷施3至5波美度石硫合剂,重点防治枝干病害,如苹果轮纹病、腐烂病等,对已发生病害的枝干要及时刮除病斑并涂抹杀菌剂。
四、适期采收
根据受影响大小决定采收策略:影响较重的果园可适当提前采收,减少损失;影响较轻或未受影响的果园,应按照果实成熟度分批、分级采摘,尤其晚熟品种应保证充分生长期,确保糖分积累和内在品质。摘袋时机选择:务必等待连续2~3个晴天,确保果袋内外完全干燥、园内土壤无明显泥泞时再进行摘袋。摘袋前1~2天,全园细致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保护性杀菌剂,重点喷洒果袋口、叶片背面及枝条,形成有效保护层。摘袋前后各喷一次0.3%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糖分积累和果实着色。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赵睿智 编辑|邓静
审核|王志强 终审|杨德林
来源:德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