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本周十项科技成果荟萃(第3期)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9 17:29 1

摘要:本周(2025年9月5日至9月9日),全球科技领域迎来一波密集的创新浪潮,从宇宙深空到量子微观,从能源转型到生命科学,多项“全球首次”和重大突破纷纷涌现。

本周(2025年9月5日至9月9日),全球科技领域迎来一波密集的创新浪潮,从宇宙深空到量子微观,从能源转型到生命科学,多项“全球首次”和重大突破纷纷涌现。

中国科学家首次确证火星存在固态内核,为理解红色星球的演化历史提供了关键证据;而大洋彼岸,英国量子计算初创公司交付了全球首台硅基CMOS量子计算机,为量子计算的大规模商业化开辟了新路径。

01 太空探索:火星内核之谜揭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研究团队通过分析美国NASA洞察号探测器数据,首次确证火星内部存在一个半径约600公里的固态内核,其主要成分可能是富含轻元素的结晶铁镍合金。

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对火星内部结构的认识,也为理解类地行星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关键证据。

02 量子计算:硅基量子计算机交付

9月15日,英国量子计算初创公司Quantum Motion宣布交付全球首台采用标准硅基CMOS芯片制造工艺的全栈量子计算机。

该系统已部署在英国国家量子计算中心,仅占用三个服务器机架,适合数据中心部署。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James Palles-Dimmock称之为“量子计算的硅时刻”,这项突破意味着量子计算机能够利用世界上最具可扩展性的技术构建,为未来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03 植物基因:自然界“从零诞生”的新基因

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宁国贵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揭示了一个全新基因诞生的多步骤过程以及该基因对植物表型的影响机制。

这一发现颠覆了科学界长期以来认为新基因只能通过错误复制、融合或拆分已存在基因而产生的普遍观点,为植物学领域从零设计新基因、改良生物性状开辟了新思路。

04 能源科技:涡流分离器入选国家重大技术装备

由源起环保多相流高效分离技术与设备研究团队、中海油研究总院联合研发的高通量管式动态涡流分离器,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该技术历经逾十五年攻关,实现了从“书架”到“货架”的跨越,目前已在多个海上油田平台投入应用,出水含油浓度平均值低于50毫克/升,完全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05 航天科技:试验二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9月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

该卫星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采用成熟的SECM3000高可靠卫星平台,具有轻量化、高承载、长寿命等特点,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

06 柔性电子:航天器监测技术实现突破

9月5日,搭载“基于柔性传感的卫星关键折展部件状态实时监测系统”的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

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柔性电子传感技术在航天器关键部件状态监测中的在轨应用验证。柔性电子技术具有“轻、薄、柔、透”等优异特性,对现代航天器实现轻量化、可变形/折展结构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07 暗物质探测:极轻暗物质粒子首次探获

9月15日,瑞士苏黎世大学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主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在QROCODILE实验中,首次成功探测到极轻暗物质粒子。

实验灵敏度达到了当前最高水平,为暗物质研究提供了全新路径。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这一突破有助于揭示宇宙中未知物质的构成,推动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发展。

08 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对话机制启动

9月25日,联合国举行启动“人工智能治理全球对话”机制高级别会议。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致辞中表示,这一机制将成为全球聚焦这一变革性技术的主要平台。目标是帮助建立以国际法、人权和有效监督为基础的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系统。

09生物医学:骨胶水技术突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团队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骨02碎骨黏”。

这一创新生物材料从牡蛎黏附的奥秘中获取灵感,可普遍用于骨折碎片的黏合固定,有望减少或替代金属内固定物的使用。

10 人工智能投资:科技巨头承诺数千亿

在华盛顿白宫的高端聚会上,特朗普总统为顶尖科技高管举办了一场晚宴,确保了对美国人工智能投资的重大承诺。

扎克伯格承诺在2028年前投资“不少于600亿美元”,蒂姆·库克告知与会者,苹果最近又承诺了额外的100亿美元用于国内制造,使其总承诺达到600亿美元。

从地球海洋的牡蛎启发骨科医学的变革,到量子计算迎来“硅时刻”;从科学家揭秘火星内部结构,到联合国搭建AI治理全球框架——人类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科技之光正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一首古体诗词称颂道:

七绝·科技成果

星穹探秘火星核,

量子硅基破旧篱。

基因植物从零始,

科技之光万古熙。

来源:追梦科普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