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日晚,准格尔旗湾Night街区门口,游客赵女士扬手拦下一辆出租车,几分钟后抵达目的地,无需扫码付费,直接下车走人——这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国庆期间推出的“10公里内零付费”出租车服务。短短两日,这项服务累计惠及7.47万人次,成为当地“文旅+交通
10月2日晚,准格尔旗湾Night街区门口,游客赵女士扬手拦下一辆出租车,几分钟后抵达目的地,无需扫码付费,直接下车走人——这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国庆期间推出的“10公里内零付费”出租车服务。短短两日,这项服务累计惠及7.47万人次,成为当地“文旅+交通”精准施策的缩影。
这场名为“准格尔大河集 准超Bá·金秋文旅嘉年华”的活动,以“四大板块+四条线路”的立体布局,撬动了县域文旅经济的杠杆。
数据显示,10月1日至6日,全旗旅游总人数约27.31万人次,同比增长28.34%;旅游总收入约1.64亿元,同比增长73.46%。其中,A级景区游客6.1205万人次,同比增长70.05%,更值得关注的是,旅游收入增幅远超人次增幅,标志着消费结构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质变。
这场为期8天的“准格尔大河集 准超Bá・金秋文旅嘉年华”,在16万常住人口的小城掀起的消费热潮,不仅展示出县域文旅经济的潜力,更探索出资源城市如何用文旅带动全面发展的新路子。
10月6日晚,美稷・长河里夜未央不夜城。(曹政/摄)
流量变现,数据背后的经济跃迁
10月5日,美希酒店总经理江涛在朋友圈发了一封公开信。信里提到:“作为从业多年的酒店人,此刻内心有一股莫名的感动,看着同比65%的销售额增长率、58.5%的同比客流增长率,内心中无声地呐喊:‘这个十一赢麻了’。”
统计数据显示,“赢麻”的并非只有美希酒店:
首先,住宿业的井喷:全旗46家大中型酒店10月1日至6日入住率达51%-74%,同比增长70%-78%,6天营业额541万元。天泽岛锦都酒店负责人岳军换坦言:“往年国庆客房空置,今年业绩至少翻了三番。”
其次,餐饮业的火爆:限额以上36家餐饮单位10月1日至6日营业额合计达881.91万元,日均消费额较平日增长225%。许福记家常菜馆从日均千元冲至万元,店主刘永亮称“活动救活了濒死的生意”。
还有,夜间经济的爆发:湾Night街区10月1日至6日餐饮营业额突破137.28万元,夜间客流占全天70%,无人机航拍显示“人潮如河流般涌动”。
10月1日,准格尔旗湾Night街区银钻广场举行DJMC电音狂欢活动。(李峰/摄)
这些数字背后,一方面是政府以1000万元消费券为“经济催化剂”,通过20%-30%的补贴杠杆,撬动“消费-收入-再消费”的良性循环。正如阳光超市负责人所言:“满减券让顾客额外消费,销售额环比提升40%。”
另一方面,在活动策划上,准格尔旗展现出清晰的战略考量。四大板块20多项活动并非简单堆砌,而是形成了互补的产品矩阵:体育竞技吸引年轻群体,非遗展演留住文化爱好者,科技交流满足亲子家庭需求,沉浸式夜游延长消费时间。这种“全龄段、多维度”的供给结构,让不同客群都能找到契合点,实现了“一人到来、全家消费,一次体验、多次复购”的效果。
“往年节假日前夕,准格尔旗人们忙着订票出行、找攻略,在准旗的旅客,忙着归乡。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准格尔旗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文旅城市。这样的突破和转变是政府大力投入和大刀阔斧地改革所带来的,让一座本来和旅游很难契合的城市焕发了不一样的生机。”江涛在公开信里说。
10月3日,市民与游客在准格尔大河集大河臻选农特产品展销区选购产品。(李峰/摄)
系统重构,从“工业巨镇”到“文旅新势力”
“这不仅是一场活动的成功,更是我们县域发展思路的一次实践检验。”准格尔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韩燕的话语中透着自信。
在准格尔旗的规划里,这场持续8天的盛会,以“三平台一品牌一活动”为筋骨,将南山公园的准格尔之眼·煤海明珠城市文化会客厅、美稷・长河里夜未央不夜城、水上飞机・军民融合主题会客厅三大平台,与“大河臻选”公用品牌、准格尔大河集 准超Bá·金秋文旅嘉年华活动紧密串联。
站在63米高的“准格尔之眼”眺望,三大平台勾勒出这座资源型县域的转型野心:美稷・长河里夜未央不夜城以宫灯飞檐重现盛唐气象,水上飞机・军民融合会客厅将国防教育转化为互动体验,煤海明珠城市文化会客厅则用科技投影和体验式美食诉说“准城”往事。
政府在此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更是“系统架构师”。以出租车免费政策为例,交通运输部门提前培训200名司机熟悉最优路线,动态调度微信群确保候车不超10分钟,既解决“最后一公里”痛点,又避免运力浪费。这种“需求捕捉-资源匹配-效能最大化”的闭环,正是县域治理现代化的微观实践。
旅游业内人士认为,准格尔旗的实践,打破了县域文旅“小打小闹”的固有认知,构建起“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协同发展、群众受益”的发展生态。其核心逻辑在于找准了县域资源禀赋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以16万常住人口为基础,通过20多项活动的精准供给,形成“本地人口参与、周边人口辐射、远程人口吸引”的三级流量体系,既避免了资源浪费,又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10月4日,食客在准格尔之眼·城市文化会客厅沉浸式体验用餐文化氛围。(李峰/摄)
民生温度,从数据增长到幸福可感
“我是空闲时候跑车,以前一天最多赚200多元,假期前两天能跑四百多元,他们全天跑的这两天能上500多元。”出租车司机燕美枝说。
准格尔旗内开展夜经济活动的企业,给予年度水电费20%的补贴,夜间演艺、灯光秀项目补贴比例更是高达30%(最高80万元)。政策红利下,湾Night街区的VR科技体验区夜夜爆满,水上实景剧《印象・准格尔》场场座无虚席。“以前晚上8点后街上人比较少了,现在到11点还热闹得很。”家住薛家湾的居民王先生说。
10月6日在准格尔旗拍摄的古风市集、妆造司、非遗盒子灯表演。(李峰/摄)
当文旅经济从报表走入市井,其价值已超越GDP数字,成为衡量民生获得感的标尺。
冷静过后更多的是民意的感动,这感动来源于政府大力推进的文旅事业,硬生生地在广袤的煤海中打通了一条独特的文旅道路。
来看一组温暖的治理细节:
120辆公交车开通18条专线,517辆出租车10公里内免费。
110个服务点提供母婴室、热水、应急药品,志愿者日均服务3000人次。环卫团队“拉网式”清理,活动区域垃圾滞留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
在嘉年华活动现场,公安、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设立的“应急指挥中心”24小时运转,工作人员对场地设施进行“地毯式”检查,消防通道、应急照明每小时巡查一次。
这场嘉年华的终极意义,在于验证了“百业+文旅”的县域路径可行性。韩燕表示,它不仅是“能源高地”向“文旅热土”的转身,更是一次“以有限政府投入激活无限社会潜能”的治理实验。当63岁的蛋雕艺人与3D飞行体验比邻而居,当煤炭记忆与汉服巡游共舞,准格尔旗正用它的实践告诉中国2800多个县域:转型不是抛弃过去,而是让历史与未来在当下相拥。
在这场金秋的文旅盛宴中,准格尔旗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民生为根本,走出了一条兼具经济活力、文化魅力与生态韧性的发展之路。
夜幕再次降临,嘉年华的喧嚣渐渐散去,但准格尔旗的经济脉动并未停歇。这场持续8天的盛会,不仅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消费增长,更留下了产业升级的种子、文化传承的基因和治理创新的经验。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