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小便事件220万判决生效:220万背后的法律标尺与警示意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9 16:38 1

摘要:“一泡尿赔220万”的热议终有定论。10月9日消息显示,上海黄浦区人民法院就“海底捞小便门”作出的判决已正式生效,两名17岁涉案少年的父母需赔偿餐饮公司各项损失共计220万元,并公开赔礼道歉。这起从短视频发酵的闹剧,最终以法律的刚性裁决划上句点,其背后的法理逻

“一泡尿赔220万”的热议终有定论。10月9日消息显示,上海黄浦区人民法院就“海底捞小便门”作出的判决已正式生效,两名17岁涉案少年的父母需赔偿餐饮公司各项损失共计220万元,并公开赔礼道歉。这起从短视频发酵的闹剧,最终以法律的刚性裁决划上句点,其背后的法理逻辑与社会警示值得深思。

事件的脉络清晰可循。2025年2月24日凌晨,唐某与吴某某在上海某海底捞门店包间用餐后,先后站上餐桌向火锅内小便,并相互拍摄视频。2月27日,吴某某将视频发布至朋友圈,随即引发网络疯传,公众对海底捞的卫生质疑瞬间引爆舆论。为挽回商誉,海底捞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销毁涉事门店全部餐具并换新,对整店深度消毒,还向事发时段至消毒完成期间的4109单堂食客户全额退款并给予10倍现金补偿。3月14日,海底捞关联公司向法院起诉,索赔超2300万元。

法院的220万判决并非“漫天要价”,而是基于侵权事实的精准裁量。判决金额由三部分构成:13万元用于赔偿餐具损耗与清洗消毒费,200万元覆盖经营损失与商誉损失,7万元为维权开支。这一裁量充分体现了侵权责任的“填补原则”:涉事门店全店换新餐具、深度消毒是消除卫生隐患的必要举措,13万元属合理支出;视频传播引发的品牌负面评价直接导致客源流失,200万元则对应商誉贬损带来的持续经营损失;而7万元维权开支是企业主张权益的实际成本。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提出的10倍现金补偿因属自主商业决策,与侵权行为欠缺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未被法院支持,展现了司法裁判的理性边界。

未成年人身份并非免责盾牌,是本案判决的重要导向。尽管两名涉案者均为17岁,但法院认定其对自身行为的违法性和法律后果具备认知能力,故判令两人与父母共同承担赔礼道歉责任。在赔偿责任上,判决明确“先从未成年人个人财产中支付,不足部分由父母补足”,既符合《民法典》中未成年人侵权的阶梯式责任规定,也通过责任绑定引导青少年正视错误,督促监护人履行监管职责。此前,警方已对两人作出行政拘留处罚,而即将施行的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更明确,对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可依法执行行政拘留,进一步压缩了“未成年人作恶成本低”的空间。

来源:涛哥话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