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作为公众人物,这些话题和热议早已在互联网搜索时代被网友“刨根问底”到毫无新鲜感。加之,近年来,在职主持人频繁选择直播带货赛道的现象,与本职业务背道而驰,令主持人在大众心里平添了些许的负面口碑。而选择离职冲向带货直播的前主持人们,又被猜疑赚的盆满钵满。
主持人辞职带货上热搜。
主持人到底赚得多不多?
其实,作为公众人物,这些话题和热议早已在互联网搜索时代被网友“刨根问底”到毫无新鲜感。加之,近年来,在职主持人频繁选择直播带货赛道的现象,与本职业务背道而驰,令主持人在大众心里平添了些许的负面口碑。而选择离职冲向带货直播的前主持人们,又被猜疑赚的盆满钵满。
如今,搜索引擎出现大量主持人带货现象的报道
曾经在外界看来光鲜亮丽的主持人,或许在大众眼里逐渐祛魅。随着,321上链接的直播间,大批主持人转向直播市场,昔日站在舞台上的主持人不过只是你刷短视频见到一个普通博主而已。
但往前倒推10年,甚至20年,在大众眼里电视主持人可是一份“香饽饽”的职业。他们拥有稳定高额的收入,拥有普通人无法触及的资源和社会关系,更是能在主流媒体圈发声的意见领袖,被大众尊重。
20年间,大众对于主持人的看法为何会变化之大。主持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工种?
近期,上海知名新闻主播于飞,就借助了热播职场综艺节目的热度,阐述了主持圈的真相,更深度解析了主持人的职业AB面,给予大众一个全新解读主持人的角度。
于飞认为,所有职业都有头部位置,主持圈也同样如此。
首先,他肯定了这个职业的头部位置有诸多的好处,而这些好处并非是每月赚钱多。更多的是体现在社会圈广,许多在头部电视台或头部的电视频道从业的头部主持人,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他用上海台举例,因身处于上海本地,就可以轻松获得这种资源的能力,并且能够超过其他行业者。
其次,他认为主持人的工种与编导、记者有许多不同。记者有固定的报道条线,如果是体育记者,就只限于体育领域的业务和人脉,如果想要跨界发展就有难度。但主持人就是像一个大杂烩,各方面都可以接触到。
图源:飞哥在学习账号
如果当社会资源遇到电视主持人时,都会给予基本尊重,并不会冷眼相待。假设是知名主持人,那更被社会资源如同众星捧月一般捧着。
“因为主持人获得许多资源太容易了,所以他们很容易高看自己一眼,甚至把自己的许多东西放大,觉得自己很多时候非常了不起,其实主持人身上许多东西,是平台赋予你的”。于飞道出了主持人是一把双刃剑的事实。
他认为:许多人在一个系统环境中如鱼得水,自己却毫不自知。
谈及当主持人的要求,他也明确表示当主持人是有一定标准的。比如长相亲和力、普通话标准程度、语言流畅和逻辑清晰等硬性指标。更重要的是,主持人必须具备一定的传播缘或是观众缘。
当观众看见主持人说话,观众会愿意洗耳恭听,而并非大众主观意识中,长的好看与否。就如同当下的网络主播、网红一样,他们也必须具备一定的观众缘。如果有眼缘,就赢下了第一步。归根结底还要有人格魅力。
他指出,这种人格魅力与线下场景有所不同。比如在电视台就职,主持人的人格魅力就需要整个节目组去深度挖掘而出,深度理解与了解主持人的特质,并去匹配与他吻合的节目内容得以呈现展现。比如一个长相甜美的女主持人,如若请她主持严肃的时政新闻,就有些许不合适。反之,请她担纲少儿节目或男性群体喜欢的体育节目,这位主持人的优势就一并发挥而出。
因此,优秀的主持人是许多节目组、制片人、编导争抢的对象。每年大型晚会的御用主持人,最终都是那些优秀的头部主持人。他们不仅业务精通、控场完美、不出瑕疵,这都是主持人的真正的本事和实力。
曹可凡、袁鸣一直是上海观众心中的优秀头部主持人
相信在许多大众眼里,优秀的主持人就应该如同前央视名嘴董卿、上海名嘴袁鸣、曹可凡一般的标准。当镁光灯亮起,他们是舞台上的意见领袖,腹有诗书气自华,带给观众一种美感和舒适度。当然,这些都是标准体系中的头部主持人的标准和典范,和大部分行业领域一样,真正站在金字塔顶尖的高手,只有凤毛麟角。
来源:魔眼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