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十载岁月如歌,四十载初心如磐。《莫愁》杂志坚持“思想强媒,品质立刊”的办刊理念,始终致力于用真实、朴素、纯粹的文字记录人生奋斗故事,致力于用新颖、科学、专业的知识指导家庭教育,用丰富、热情、向上的内容滋养孩子健康成长。
2025年是《莫愁》杂志创刊四十周年。
四十载岁月如歌,四十载初心如磐。《莫愁》杂志坚持“思想强媒,品质立刊”的办刊理念,始终致力于用真实、朴素、纯粹的文字记录人生奋斗故事,致力于用新颖、科学、专业的知识指导家庭教育,用丰富、热情、向上的内容滋养孩子健康成长。
值此创刊四十周年之际,我们邀请二十六位文友代表一同书写寄语,并向一路与《莫愁》相伴的广大作者和读者朋友们致以深深敬意和衷心感谢!
《莫愁》杂志创刊四十周年寄语
(按姓名拼音排序)
陈凤兰
江苏省海安市立发中学教师
《莫愁》人薪火相传,启智润心;《莫愁·家庭教育》再续华章,育德树人。
陈静
扬州市妇联一级调研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值此《莫愁》杂志创刊四十周年之际,谨以一位妇联人与长期供稿者的双重身份,致以最诚挚的祝贺!
从1985年创刊至今,四十载翰墨春秋,《莫愁》从“铅与火”到“数与网”,始终坚守“思想强媒 品质立刊”初心,既传播先进性别文化,又深耕家庭教育沃土,更点亮少年文学梦想。邓颖超先生题写的“当代妇女”四字,早已化作照亮江苏女性成长的光。于妇联而言,她是妇联工作的“扩音器”,让无数巾帼故事走出江淮;于我个人,她是落笔的“栖息地”,每篇文稿都在此收获共鸣。
愿《莫愁》再续风华,以更暖的笔触、更实的内容,继续做江苏家庭的“暖心家园”,与千万读者共赴下一个璀璨四十年!
程建华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潜山市作协主席
我和《莫愁》的缘分始于几年前,我从《莫愁》的读者成了《莫愁》的作者。《莫愁·小作家》的文章精美,尤其适合青少年儿童阅读。我有了合适的稿件,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莫愁·小作家》,相信在专业认真的编辑团队带领策划下,《莫愁·小作家》一定会越来越好,成为作家圈的名牌刊物。
褚福海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我与《莫愁》的渊源,可回溯至20世纪80年代末。其时,我在国有企业当工会主席,工会阅览室每年都订阅众多报刊,其中就有《莫愁》,深受职工喜爱,经常出现多人争相借阅一本《莫愁》的情状。
前些年,我与《莫愁•小作家》偶遇,看她典雅的设计,精美的内容,清新的格调,倏然喜欢上了她。不久后,我按图索骥,试着投稿,由此与《莫愁》再续前缘。
春华秋实,《莫愁》杂志在磨砺中走向成熟。笃信贵刊定会越办越精致有品位,靠实力赢得越来越多的读者。
储福金
一级作家,原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莫愁》是我一直关注的杂志,由省妇联主办。年轻时,我就在这本刊物上发表过文章,那时常听人说,我的核心作品是女性小说。而《莫愁》早已超越性别局限,无论是艺术表达、思想深度,还是版面设计与文字质感,都兼具文学性与艺术性。这份成就,离不开杂志编辑团队的用心。如今,《莫愁》迎来40周年。祝愿她如一朵盛放的花,越开越鲜艳,始终传递美好。
高恩道
江苏省南京市力学小学退休教师,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家庭幸福美满,感恩《莫愁》助力!
华明玥
《扬子晚报》资深副刊编辑
转眼间,阅读《莫愁》已经超过20年。这份扎根于江苏大地的杂志,始终传扬凡人的真善美,为读者的心灵带来深刻慰藉。《莫愁》中的很多文章都观察细腻,思想深邃,并蕴含实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细读它们,让我得以跳脱一己之视角,学会换位思考,也逐渐获得了一份豁达、通透的世界观。愿《莫愁》在下一个四十年越走越顺畅!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大唐文学社全体
四十年风雨兼程,《莫愁》以墨香浸润众多学子的心灵,以文字传递时代与个人的温情,这里不仅汇聚了名家之笔,点亮了学生们的文学星空,且如春风化雨般倾心培育文学的新苗,为无数热爱写作的莘莘学子提供绽放才华的舞台。犹记得贵刊曾对我校文学活动的慷慨支持,邀请同学们踊跃供稿、共襄盛举,这些温暖互动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更点燃了我们追求文学梦想的勇气。四十年,是积淀,更是新生。愿《莫愁》继续以清雅之姿态、深厚之底蕴,陪伴更多读者在纷繁世界中寻得一方宁静,在字里行间遇见感动与力量。衷心祝愿《莫愁》赓续华章,越办越好!
江苏省苏州市笠泽书院全体
《莫愁》四秩,如兰之馨,如泉之涌,始终以温润而坚定的力量,滋养着青少年文学的心灵。自书院成立以来,我们便以培养本土小作家为己任,在写作与阅读之间搭建桥梁,而《莫愁·小作家》的办刊理念与我们不谋而合。多年来,我们组织书院里的小作家共读杂志中的锦绣文章,组织大家踊跃投稿,在《莫愁·小作家》搭建的平台上,孩子们得以放飞想象、书写性灵,实现了从读到写、从接收到创造的美丽蜕变。
四十年不惑,是沉淀更是新生;四十年坚守,是传承更是开创。《莫愁》不仅是一本杂志,更是一片沃土、一泓清泉,无数文学的种子在这里发芽,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值此华诞,笠泽书院携全体小作家谨以文学之名,致以最诚挚的祝福:愿《莫愁》依旧如少年,永远热情、永远明亮;愿篇章流长、墨香永驻,继续与我们携手同行,共赴美好的文学之约。
老克
文化记者,资深编辑,作家
每棵树都独一无二,每个人也应该精彩纷呈。心里有美,世界皆美。感激《莫愁》杂志与我们相伴四十年。
乐心
资深媒体人,作家
常觉得喜欢一本杂志,恰似遇见投缘的人——初见《莫愁》,便被她清新有味道的封面打动,翻开书页,那些选文更像懂心意的知己。后来有幸以作者身份与她相伴,这份喜爱便多了份并肩的温暖。
四十载光阴流转,《莫愁》始终如常青树般“枝繁叶茂”,这份在时光里坚守的生机,格外珍贵。值此四十周年,衷心祝愿《莫愁》能一直以文字为光,传递美好与力量,往后岁岁,依旧常读常新,陪伴更多人走过漫长岁月。
李坤
江苏省连云港市实验学校教师,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30年来,《莫愁》不仅是我案头不变的风景,更成为我教学生涯中不变的精神伙伴。怀揣着炽热的文学梦,我带着《莫愁》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在村小,我组织写作兴趣小组;调至镇中心小学后,创办文学社;进入城区学校,又成立写作社团,我将《莫愁》的智慧和温暖一届届传递给学生们。在她的鼓励下,学生们的习作相继发表,那些变成铅字的惊喜点亮了多少双渴望文学的眼睛。
四十年耕耘不辍,四十年书香致远。《莫愁》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种祝福——愿这本给予我半生温暖的杂志,继续做更多人的解忧杂货铺和文学栖息地。期待在下一个十年、二十年,依然能与她携手同行,共赴更多美好的文学之约。
衷心祝愿《莫愁》四十岁生日快乐,愿这份独特的人文情怀永远年轻,永远动人。
陆燕
江苏省南京市赤壁路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南京市赤壁路小学党总支书记
贺《莫愁》杂志创刊四十周年!
四秩春秋,亦师亦友
春风化雨,陪伴成长
感谢《莫愁》,用温暖的笔触化解生活的愁绪,用深刻的思想照亮前行的道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从中汲取无数智慧与温暖,又将其播撒给更多孩子。衷心祝愿《莫愁》墨香依旧,初心不改。芬芳永驻,再续华章!
孙君飞
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先后担任中小学教师
经过四十年的迎春盛放,《莫愁》已经拥有了自己美丽的风景线,与其说她一树繁花,不如说她蔚然成林、四季常青,风景这边独好。在《莫愁》系列刊物中,我特别喜欢的是《莫愁•小作家》,她助力了我的成长,也见证了我在阅读、写作方面的坚持和收获。她是鼓励我不懈向上的阶梯,也是供我鉴赏休憩的百花园。她品质高雅纯粹,具备真切热忱的感染力,与其相伴如沐春风,也如点点明灯指引我走出迷雾和暗夜。很少有期刊能够像《莫愁》这样成为读者精神生活中的漫漫长卷,从内心深处抚慰和启迪读者,与读者一起向善向美,与读者一起成长成功、永葆青春。感谢《莫愁》,感谢《莫愁•小作家》!祝福《莫愁》系列刊物的明天更加绚丽美好!
孙艳
江苏省徐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青果写作机构老师
《莫愁》一直都在身边,是读者快节奏生活中的精神家园。捧起杂志,新鲜生动的内容扑面而来。读着,可以静心反思,可以沉淀经验,也可以提起笔来写作表达。相信《莫愁》这样高质量的刊物,一定会走得更高,更远,长长久久。
谭旭东
上海大学文学院创意写作、儿童文学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得主
家庭教育需要指导和引领,《莫愁·家庭教育》是家长的良师益友。
王芳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贵刊深耕家庭教育领域,以专业与温度陪伴万千家庭成长。作为一名老作者,与有荣焉。愿你们继续启迪家教新知,助力更多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魏鹏
经济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莫愁》创刊时,我正在学写诗。在妇联工作的本家姐姐魏礼素就开始给我推荐《莫愁》。《莫愁》中一个个饱含喜怒哀乐的女性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从《莫愁》取材写的叙事诗《艳艳》得以发表,随后出版第一本诗集《艳艳和她的姐妹们》。
40年来,《莫愁》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伴我创作,伴我成长,我有幸成为《莫愁》的一名作者。祝愿《莫愁》不断绽放女性的光彩!祝愿《莫愁》成为作者的创作家园!祝愿《莫愁》成为读者的暖心家园!
文猛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莫愁》走过四十年,风生水起。
关于《莫愁》是否成功,时间告诉了我们一切。一本杂志能够走过四十年,这就是一本杂志的生命力、向上力。古人也许早就给《莫愁》作了广告词:“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跟着一本杂志走过四十年,我们心心相印。
朝前走,阳光正好。
夏光清
江苏省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教师,南京市夏光清德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四十年,《莫愁•家庭教育》始终耕耘在教育的最需要处。能与这份有温度的刊物同行,将我的教育思考化作星火,融入这照亮千万家庭的光河,是我莫大的荣幸。 祝愿贵刊永葆这份初心,用生命浸润生命,用智慧点燃智慧,持续为家庭教育赋能。
谢天熹
江苏省徐州市苏堤路小学学生
很开心通过《莫愁》,让我的故事被大家看到,给了我好多信心!希望我能写出更多好文章,也祝《莫愁》带更多小朋友的故事飞得更远!
徐鲁
诗人,作家,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会长
我是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而有幸成为《莫愁》的作者和读者的。二十多年来,我亲眼见证了《莫愁》杂志一步步走过的不懈探索、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办刊之路。只要是用心播种和栽培下的东西,季节就会使她开花、结果和成熟。四十年的时光,《莫愁》杂志至少影响了三代读者——最初的那一代读者,今天应该是新一代读者的父亲、母亲,甚至是祖辈了。四十年来,《莫愁》用一期期温暖、贴心和与时俱进、贴紧生活足音的话题,也用她稳健、丰饶和质朴无华的文风,惠及千家万户,撒播城乡道德文明的种子,不仅关注和鼓舞着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热情与生活勇气,也给更多未成年人的成长,送去了春风化雨般的润心、启智、励志的智慧与力量。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四十正当芳华,奋斗未有穷期。汇聚人间星河,点亮万家灯火。祝愿《莫愁》和她的读者们在新时代的生活激流中勇往直前。
虞燕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当今时代信息如潮,而文字的力量愈发珍贵。《莫愁·小作家》以文学之光驱散迷茫,以创作之乐滋养性灵。四十年春风化雨,四十年文学耕心。四十年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四十年间,多少稚嫩的笔触在这里获得鼓励,多少青春的思绪在这里找到共鸣,多少人因她而播下永恒的文学火种。我们都相信,下一个四十年,这本浸润时光的杂志,将会继续以温润而坚定的力量,让闪烁的灵感汇成璀璨星河,在喧嚣世界中为文学守护一方净土。祝福,并充满期待!
张居祥
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第七届“长江杯”江苏文学评论奖获得者
《莫愁》四十岁了!恍惚间,我想起了第一次翻开《莫愁》的情形——我的英语老师将一本《莫愁》遗落在教室的讲台上,春日的阳光从窗格间洒在她的封面上,翻开书页,油墨香杂着窗外的花香,一段段故事,庸常细碎的温暖、青春的困惑与成长的力量,如邻家姐姐的絮语,熨帖一个懵懂少年的忧伤。
四十不惑,四十莫愁。四十年,我从她的读者,变成她的作者,见证了这一万四千多个日夜的坚守。在这里,我们读过普通人的奋斗与热爱,看过家庭里的温情与包容,也在那些关于理想、关于生活、关于 “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的探讨中,找到过属于自己的答案。她从不是一本冰冷的刊物,更像一位默默伫立的老友,见证着我们从青涩走向成熟,也用一篇篇有温度、有力量的作品,为无数人构筑了一个精神的伊甸园。
愿下一个十年、二十年、四十年……《莫愁》仍能墨香永续,继续以文字为桥,连接起更多心灵,书写人间的烟火,记录时代的脉搏,让每一位翻开她的读者,都能在字里行间寻得慰藉、汲取力量,永远对生活满怀期许。
赵婕
前《启迪》《看历史》杂志主编
莫愁湖留驻给南京的美好,传递给世界的向往,见过莫愁湖的人早有领略;40年来,选择《莫愁》杂志系列刊物的读者,也被女性智慧、家教奥秘、时代风华、少年文采所选择。慧智点拨 ,默契共情,温雅抚慰,互为知己,同行天下。祝福《莫愁》编者与读者,一如既往,福泽相与,慧心相通,福慧双得。
湖北省枝江市问安中学教师
记录、思考、探寻家教之点滴,点滴汇合成江河湖海,引领孩子成为良善之人、有用之才。成才,就是对家教最好的应答;家教,就是对成才最深情的守候。
来源:江苏莫愁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