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国秋粮收获已近四成,从东北平原到江南沃野,各粮食主产区陆续进入收获高峰期 。金黄的稻浪、饱满的果实、鲜活的水产在秋风中集结,正源源不断从田间地头涌向百姓餐桌,勾勒出一幅“粮安天下、果蔬丰盈”的金秋画卷。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传来喜讯:全国秋粮收获已近四成,从东北平原到江南沃野,各粮食主产区陆续进入收获高峰期 。金黄的稻浪、饱满的果实、鲜活的水产在秋风中集结,正源源不断从田间地头涌向百姓餐桌,勾勒出一幅“粮安天下、果蔬丰盈”的金秋画卷。
秋粮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压舱石”,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以上,其丰收与否直接关系粮食安全根基。在祖国最北的黑龙江呼玛县,4万亩小麦迎来成熟期,联合收割机在金色麦浪中穿梭,合作社理事长王宁难掩喜悦:“4000亩小麦亩产预计700斤,正抢抓晴好天气抢收” 。而“天府粮仓”四川崇州的32万亩水稻,预计平均亩产达555公斤,烘干中心、仓储中心早已开足马力确保颗粒归仓。
从粮油作物到特色果蔬,丰收的色彩在各地铺展。辽宁锦州义县的33万亩花生破土而出,村民刘忠宇算了笔账:“一穴能产25到30颗,亩产比去年多100斤出头,是近几年最好收成” 。内蒙古额济纳旗的5万亩蜜瓜迎来丰收,10万吨鲜果通过冷链物流和跨境电商销往国内外,成了出口“金字招牌” 。河北献县的千亩枣园里,枣农安果景种的六百亩小枣,经深加工成枣汁、枣酒等20多种产品,一亩地能卖万元左右 。
科技与政策为丰收托底,让耕耘更有底气。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力度,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实现全覆盖,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提高,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在河南漯河,无人机连片喷洒药剂为玉米“一喷多促”,种植大户金五超坦言:“800多亩地省了一万多块成本” 。四川广汉推广免耕带旋播种技术,让小麦单产连续8年居全省首位,刷新历史纪录 。而吉林大安的盐碱地变“聚宝盆”,3000万尾小龙虾反季节上市,“虾稻共生”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
这份丰收答卷来之不易。面对复杂气候挑战,1.3万余名河南农技人员分片包县,安徽淮南对420万亩水稻实施田管防护,亿万农民辛勤耕耘,最终换来了早稻单产首次突破400公斤的亮眼成绩 。这背后,是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的“五良”集成,预计今年单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超八成 。
从餐桌的一碗米饭、一颗花生,到饭后的一块蜜瓜、一把红枣,金秋的滋味里藏着最扎实的幸福。当前秋粮收获仍在推进,这涌动的丰收活力,不仅为全年粮食总产量冲击1.4万亿斤目标奠定基础,更让每一位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稳、吃得更香。这满溢的烟火气,正是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注脚。
来源:森林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