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华盛顿,特朗普政府借联邦停摆窗口,一口气砍掉223个新能源项目,75.6亿美元资金原地冻结,16个蓝州被选作重点“开刀”对象;消息一出,推特热搜第一就是#CleanEnergyMassacre,美国光伏股当天蒸发300亿市值。我的立场一句话:
“为了打民主党,特朗普把80亿美元的风电光伏直接掐电闸,美国工人刚焊好的钢架现在只能堆在仓库吃灰,你怎么看?”
2025年10月,华盛顿,特朗普政府借联邦停摆窗口,一口气砍掉223个新能源项目,75.6亿美元资金原地冻结,16个蓝州被选作重点“开刀”对象;消息一出,推特热搜第一就是#CleanEnergyMassacre,美国光伏股当天蒸发300亿市值。我的立场一句话:把能源当党棍使,美国自己把未来发动机拆了,还顺手往中国手里递钥匙。
网友@RustBeltMom第一时间怒评:
“我哥在俄亥俄风机厂干了八年,刚升班组长,今天直接领纸箱走人,政治报复?这是砸我们饭碗!”
——真实、干脆,也是今天文章的情绪入口。
---
我在山东潍坊海边看过一整片望不到头的白色风机,叶片转一圈够一户农民家用两天。同一片海面,四年前只有试验桩,现在连检修船都是国产的。美国那边却把刚批下来的海缆许可收回,理由是“再评估”,评估表上连签名栏都空着,说白了就是无限期拖死。项目方律师跟我视频时苦笑:“我们连海鸥影响报告都写了300页,还是抵不过一条推特。”
停摆那周,我正好在丹佛出差,晚上十点联邦大楼灯火通明,里面不是加班做预算,而是打印停工通知。工作人员抱着一摞信封小跑出来,嘴里嘟囔:“上面只说今天必须发完,没说怎么跟工人解释。”信封里装的是“暂停拨款”信,一张A4纸,就让三千名太阳能安装工第二天不用打卡。隔天工地门口堆满刚到的光伏板,卡车司机下车抽根烟,骂两句,再把货原路拉回,因为仓库也没预算收。
有人算过,被砍的223个项目里,七成已经动工,违约金、设备租金、返厂运费加起来至少再烧20亿,这钱没人补,只能企业自己扛。一家加州储能公司CEO在电话会议里直接哽咽:“我们为了抢IRA补贴,把欧洲订单都推了,现在现金流断到明年三月。”股价盘后跌42%,他一边说话一边咳嗽,说是三天没合眼。
更魔幻的是,停摆结束第二天,内政部却火速批了怀俄明两个天然气田,环评流程只用了48小时,当地环保组织气得把审批文件贴在国会门口,标题四个手写大字:“双标现场”。能源部长在听证会上被追问,只回一句:“传统能源能马上付工资。”现场记者后来跟我说,那语气像极了我高中班主任吼“先保证升学率”。
---
我把时间线拉远,才发现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拿气候议题当党争开关。2017年他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同一天白宫外竖起“USA FIRST”横幅;2020正式退出的那天,正好是投票日后,全球碳市场当天跌5%。2025年他二次宣誓不到48小时,再次签署退出命令,CNN主播在直播里直接摊手:“四年一退,碳排没减,只增加了国际快递的排放——文件来回空运。”
联邦撒手,地方却不敢跟着疯。纽约市长转头就在时代广场打广告:“我们还在协定里。”广告费一天15万美元,市政府说这比未来淹地铁的修理费便宜。C40联盟统计,目前全美仍有273个城市自己设碳中和目标,合计经济量相当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问题是,这些地方再努力,也补不上联邦资金被砍的窟窿。我在波士顿港口看到在建的海上风场,塔筒上喷着“FEDERAL FUNDING PENDING”,工人说已经pending两年,现在干脆改成“PRAYING”。
大西洋那头,中国这边没空陪谁祷告。2025年9月,青海塔拉滩的光伏园区把装机容量推到120GW,比英国全国电网还高。我在现场踩过一块光伏板,表面温得能煎蛋,逆变器嗡嗡响,像一群蜜蜂同时扇翅。工程师递给我一张A4纸,上面是实时数据:同一小时,美国得州因为燃气轮机故障电价飙到每兆瓦时1200美元,而塔拉滩这边发电成本合人民币0.18元一度,还包储能。他耸肩:“我们不怕停摆,也不怕换总统。”
更关键的是,中国把新能源当成“饭碗工程”,而不是环保口号。甘肃酒泉的风机厂工人三班倒,月薪八千,年终奖按发电量提成,去年最多的一位拿了五万,直接提了一辆比亚迪海豹。我问他们怕不怕美国加关税,车间主任咧嘴:“全球都缺绿电,你不买,欧洲抢。”仓库门口排队的大卡车挂着河南、安徽牌照,司机说跑一趟新疆运费六千,但拉的是叶片,一趟能挣两千五,“比拉西瓜强”。
---
有人觉得,美国底子厚,回头再追就行。我看过能源部内部备忘录:被砍项目里,有11个是电网级储能,一旦拖三年,电池技术迭代,旧设计直接报废,等于前期十几亿研发费打水漂。技术路线被耽误,不是选举周期能补回来。就像你手机掉水里,捞出来吹干还能用,但芯片已经氧化,性能永远掉档。
再说就业。太阳能基金会数据,美国光伏安装工平均年薪4.5万美元,不需要大学文凭,是工人阶层少有的上升通道。现在项目一停,大量熟练工被迫回流餐饮、零售,技能断层,等哪天政策掉头,再招人就难。我在拉斯维加斯遇到一位刚被解雇的安装队长,他指着远处酒店招牌:“那灯牌一晚电费够我干两周,可没人愿意给工人续上电。”
更长远的是金融信誉。项目被政治喊停,国际投资人直接下调美国清洁资产评级,融资成本抬升1.5个点,别小看这点,一个100MW的风场全生命周期就多付三千万美元利息。欧洲基金已经开始把美元资产换成人民币计价的绿债,理由简单:“至少政策不会四年翻一次。”我在伦敦路演现场听到基金经理甩话:“我们买的是现金流,不是国会马戏票。”
---
说穿了,能源转型就像春运高铁,门一关,你错过就是错过,下一班得等很久。美国把车门掰开,只为把对手推下去,结果自己掉站台,列车头也不回地开走。风机的影子越拉越长,映在空空的钢筋水泥上,像一排巨大的感叹号,提醒晚点的人:时间从不给任何人补票。
来源:莫离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