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蚊”在哪里?怎样找“毒蚊”?快收好这份攻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9 11:00 1

摘要:在室外,主要栖息于灌木丛(41%)、竹林(22%)、轮胎堆、缸罐内壁等避风处;

基孔肯雅热

由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白纹伊蚊靠积水繁殖后代

预防基孔肯雅热

关键是

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

如何有效防蚊

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两个问题

“毒蚊”在哪里?

怎样找“毒蚊”?

快收藏这份攻略!

↓↓↓

白纹伊蚊具有典型的半家栖特性,其成蚊偏好阴暗、避风的栖息环境。

在室外,主要栖息于灌木丛(41%)、竹林(22%)、轮胎堆、缸罐内壁等避风处;

在室内,则集中于卧室悬挂衣物背面(32%)、厨房水池下方(28%)、床底、桌下等阴暗角落。

白纹伊蚊飞行能力较弱,其活动范围一般在50~100米之间,80%重捕的蚊虫是在50米以内捕获,这为我们精准定位孳生地提供了重要线索。其表现出“局部孳生、就近吸血”的习性,吸血后倾向于选择阴暗、高湿、避风的场所栖息。成蚊活跃期集中于日出后和日落前2~3小时,这些时段大家要格外注重防护。

白纹伊蚊表现出对小型、清洁、静止积水的强烈偏好。该蚊种主要选择容积小于500ml的人工容器积水产卵,对容器类型无严格要求,从微小的瓶盖到较大的水缸均可成为其孳生场所,包括废弃轮胎、花盆托盘、各类瓶罐、竹筒以及一次性餐盒等,有水即可孳生。

与污水型蚊种(如库蚊)不同,白纹伊蚊幼虫专性选择低有机质含量的清洁积水(如雨水),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存活率会显著降低。该蚊种更倾向于在室外自然容器和废弃物品中产卵,这种产卵行为展现出高度的环境适应性。

阳性率高的容器往往是易被忽略、长期无人管理的积水。积水容器阳性率排序:废弃轮胎(阳性率28.7%)>花盆托盘(22.4%)>闲置瓶罐(18.9%)>竹筒、树洞(粤北:15.2%;珠三角:3.1%)>建筑工地积水(12.5%)>水培植物容器(10.3%)。超过80%的阳性容器积水体积

在暴雨来临时,雌蚊飞行活动减少62%,成蚊会迅速寻找庇护所,如进入居民家中、楼道、车库或躲藏在屋檐下、茂密的植被底部等相对干燥、静风的环境。避雨场所选择方面,城市环境首选楼道(32%)、车库(28%)及室内悬挂衣物后方(19%),农村环境选择方面一般为竹林(41%)、芭蕉叶丛(23%)及陶罐下方(17%)。短时强降雨可能冲走、颠覆部分小型容器中的积水和幼虫。有研究显示暴雨后居民区小型容器(如瓶罐)阳性率短期下降37%,但台风后第3天,新积水中幼虫密度即达高峰。

从入户调查数据来看,阳性水体室内积水占比超过70%,室内阳性积水类型主要包括贮水池、缸、盆、桶、坛、槽等贮水容器盆景、水生植物等。

呼吁广大市民立即加入

“两清一灭”

(清积水、清垃圾、灭毒蚊)

爱国卫生统一行动

同时号召大家参与

防蚊灭蚊“1130行动”

上下班1分钟清积水
每周1次卫生大扫除
每天3分钟排查孽生地
积极建设0蚊场地

爱国卫生,人人参与

防蚊灭蚊,举手之劳

从身边小事做起

一起行动起来吧!

来源:冠领拆迁纠纷律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