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造谣退选就告!"国民党主席候选人罗智强8日在社媒发出严重声明,誓言绝不退选,并强烈谴责党内对手操作弃罗保郑、弃罗保郝的选举谣言。这场原本应展现国民党改革气象的主席选举,正陷入一场空前的信任危机。
"造谣退选就告!"国民党主席候选人罗智强8日在社媒发出严重声明,誓言绝不退选,并强烈谴责党内对手操作弃罗保郑、弃罗保郝的选举谣言。这场原本应展现国民党改革气象的主席选举,正陷入一场空前的信任危机。
造谣退选就告!"国民党主席候选人罗智强8日在社媒发出战斗檄文,誓言绝不退选
"逆风时刻"的强势回应
今日(8日)罗智强在社媒发布长达千字声明,语气坚定而急切。他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些弃保谣言确实让我暂时处于逆风。"这位曾任马府副秘书长的政治人物罕见地承认自己选情受挫,但随即话锋一转,呼吁支持者为他"破谣言、争公道"。
事件的导火线是近日在国民党内部群组流传的两则传言:一称"罗智强将退选礼让郑丽文",二指"罗智强与郝龙斌、朱立伦结盟"。这些消息在LINE群组和社交媒体快速传播,甚至还有所谓"党内人士"声称罗智强已私下与其他候选人达成协议。
今日(8日)罗智强在社媒发布长达千字声明,语气坚定而急切。
严正声明背后的法律行动
罗智强的回应不仅停留在口头驳斥。他已通过律师向最初散播谣言的国民党中委李东成发出最后通牒,要求24小时内公开道歉,否则将立即提告。更明确表示,后续再有造谣其退选或礼让其他候选人者,"一律提告,并求偿100万元,全数捐花莲灾区。"
这种强硬态度在国民党内选举中相当罕见。评论员分析指出,罗智强此举一方面展现其参选到底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是针对特定对手的警示。毕竟在选举敏感时刻,任何谣言的传播都可能直接影响中间选民的选择。
事件的导火线是近日在国民党内部群组流传的两则传言:一称"罗智强将退选礼让郑丽文"
弃保操作的历史阴影
国民党内"弃保效应"并非新鲜事。回顾历次主席选举,从2017年洪秀柱与吴敦义之争,到2020年江启臣与郝龙斌竞争,都曾出现过各种形式的弃保操作。但这种操作通常发生在选举最后阶段,如今选举尚未白热化就出现针对性弃保谣言,确实异常。
"弃罗保郑"、"弃罗保郝"这些特定口号的出现,反映了党内不同阵营的战略考量。有党内人士私下透露,某些阵营可能认为罗智强的年轻选民基础与其他候选人重叠度较高,通过操作弃保可有效分流其支持者。
罗智强在声明中明确提出三大原则,这被视为他的竞选核心承诺。
"不退缩、不交易、不结盟"的三大原则
罗智强在声明中明确提出三大原则,这被视为他的竞选核心承诺。他强调除了在辩论会、政见会或公开活动外,"从未、也不会和任何参选人私下见面",更不存在所谓"结盟"。
这种划清界线的做法,反映了国民党内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郝龙斌作为前台北市长、朱立伦作为现任主席,都与罗智强有长期共事经历。否认结盟既是向支持者保证纯洁性,也是避免被贴上特定派系标签。
支持者动员与舆论反击
面对谣言攻势,罗智强选择直接动员支持者。他在文中多次呼唤"强友"(罗智强支持者的自称),要求他们全员动起来,"击碎谣言,澄清真相"。这种动员方式颇具现代竞选特色,通过社交媒体直接号召支持者参与舆论战。
支持者迅速响应,在相关新闻下方大量留言"战到底"、"不信谣不传谣",并将#罗智强不退选#的话题推上热搜。这种快速反应能力展现了罗智强团队在网络动员方面的优势,也体现了其支持者的高度组织化。
值得注意的是,被点名涉及"弃保操作"的郑丽文、郝龙斌阵营至今保持沉默。
党内反应的微妙沉默
值得注意的是,被点名涉及"弃保操作"的郑丽文、郝龙斌阵营至今保持沉默。郑丽文办公室仅表示"不评论其他候选人事务",郝龙斌阵营则完全未予回应。这种沉默态度与往常候选人之间频繁的隔空喊话形成鲜明对比。
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各阵营都不希望被卷入谣言风波,抑或是确实存在某种程度的默契。党内大老私下表示:"这种谣言谁受益谁嫌疑最大,但现在大家都谨慎避免直接冲突。"
这场谣言风暴背后,折射的是国民党党内选举机制面临的严峻考验。罗智强在文中直言:"对手不是绿营,也真的不需要学绿营那一套'分化'与'造谣'。"这番话明显指向蓝营选举文化的沉疴。
罗智强在文末强调:"会光荣地挺直胸膛、战到最后。"这种表述超越了选举胜负,触及了国民党发展的核心问题: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领导人?是擅长权术操作的传统政客,还是坚持透明公开的新生代?
无论最终选举结果如何,这场因弃保谣言引发的风波都已成为检验国民党改革成色的试金石。党的支持者期待看到一场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而非旧式政治操作的复辟。
随着选举日临近,各候选人的竞争将更趋激烈。罗智强的强硬表态无疑给这场选战投下变数,其他候选人将如何回应这些指控,国民蓝营总部又如何确保选举公正性,都将成为观察国民党未来走向的重要指标。
而罗智强绝不退选的承诺,无疑让国民党主席选举更加扑朔迷离。
来源:大事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