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尽管当地明令禁赌,可人们在此地“梭哈”的上头情绪却丝毫不亚于赌场里的赌徒。
“弹子房”,在日本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尽管当地明令禁赌,可人们在此地“梭哈”的上头情绪却丝毫不亚于赌场里的赌徒。
哪怕是新冠疫情最严峻时。
某弹子房门口却仍排着百余人的长队,有人裹着破旧外套,有人攥着刚到手的低保金,只为抢一台钢珠机的位置。
鲜少有人知道,这个满是金属碰撞声的地方,每年能吞掉2000亿美元,是美国拉斯维加斯博彩收入的30倍。
最疯狂的时候,甚至日本前首相安倍都送来花圈,祝贺新店大卖。
它究竟有什么魔力,又凭什么每年吸纳如此多财富的呢?
2023年5月,日本单日新冠确诊超5000例,大阪府知事在疫情通报会上怒批,某弹子房无视禁令营业,市民切勿前往。
可次日清晨,这家店门口仍排起百米长队,72岁的大爷提着布包站在队尾,包里是刚领的12万日元低保金。
有人喃喃自语,玩一把说不定能赢回房租。
进店后,他迅速抢占一台钢珠机,投币、扳动开关,钢珠“哗啦啦”滚落,10分钟后,布包里的钱少了2万日元,这是他半个月的伙食费。
这样的场景在日本每天上演。
2020年,日本人每年在钢珠店花费达2000亿美元,相当于每个家庭年均多花30万日元。
发薪日当天,钢珠店销售额会暴涨30%,不少上班族刚拿到工资,就钻进店里“搏一把”。
看似拥挤的弹子房里,每个人都盯着自己眼前的机器,没人交流,只有钢珠碰撞声和动感音乐充斥空间。
在这里,他们暂时忘了房租、房贷和职场压力,却不知每一颗滚落的钢珠,都在将他们推向更深的深渊。
可很少有人能想到,如今的“吞金窟”,百年前竟是儿童的心头好。
1930年,日本名古屋街头出现第一台弹珠机,木质外壳、铁皮轨道,投1日元就能玩,孩子们攥着零花钱,看着钢珠滚进小洞,赢取糖果或橡皮,笑声能传一条街。
那时的弹珠机,是战后日本稀缺的快乐载体。
可到了1950年代,有人发现了它的“赌性”,钢珠滚落的轨迹是概率游戏,只要调整机器参数,就能控制输赢。
很快,成人开始聚集在弹珠机前,用钢珠兑换香烟、酒,再转手换成现金。
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将其定义为合法游戏,彻底撕下伪装,现代钢珠机更成了成瘾利器。
荧光灯照亮轨道,每颗钢珠滚落都伴随叮咚的奖励音效,机器屏幕上的动画不断刺激视觉,哪怕输了,玩家也会觉得“下一把就能赢”。
2017年,静冈县湖西市发生一起悲剧。
38岁的田中带着1岁儿子去弹子房,为了不被打扰,他把孩子锁在车里,自己在机器前玩了2小时。
等他出来时,孩子已因中暑身亡。
从给孩子带来快乐的玩具,到让父亲失去孩子的“凶手”,钢珠机的异化,恰是日本人逃避压力的缩影。
他们躲进机器前的方寸空间,却在不知不觉中,弄丢了更珍贵的东西。
2018年,横滨市一家弹子房开业,门口摆放的花篮格外显眼,落款是“安倍晋三”。
这则消息被媒体曝光后,舆论哗然,日本政客为何会为灰色产业站台呢?
答案藏在安倍的竞选履历里。
他早年在山口县下关市从政时,竞选总部的房子,租自当地一家弹子房连锁公司。
这家公司不仅低价出租场地,还为安倍拉选票,关系持续了20多年。
钢珠店的“保护伞”远不止于此。
更讽刺的是,监管钢珠店的“保安通信协会”,成员多是退休警察。
日本警视厅退休官员高桥曾透露,退休后去钢珠协会当顾问,月薪能拿80万日元,比在职时还高。
昔日抓赌的警察,如今成了赌具的“质检员”,这样的荒诞,让钢珠店在日本几乎无人敢管。
疫情期间,日本旅游业、餐饮业下滑严重,钢珠店却成了“经济稳定剂”。
2021年,某钢珠机生产企业太东公司,销售额达2700亿日元,利润65亿日元。
即便行业规模比20年前缩减一半,仍比很多传统行业坚挺。
可钢珠店的经济价值,本质是吸血式增长。
与日本合法的赌马不同,赌马能带动赛马场周边的餐饮、住宿,东京赛马场每年吸引200万游客,衍生消费超500亿日元。
而钢珠店只有钱从玩家口袋进运营者口袋,没有任何附加价值。
可日本不敢禁钢珠店,他们怕的是经济下滑、失业增加,却忽视了底层人的挣扎。
他们在机器前寻找“希望”,最终却被“希望”吞噬,而这一切,都成了经济数据里的泡沫。
除了跨国链条,钢珠店还与日本黑帮深度绑定。
2022年,山口组某分支被捣毁,警方发现他们控制着大阪10家弹子房,通过“高利贷”套牢玩家。
玩家输光钱后,黑帮会“贴心”地借钱,利息高达每月20%,还不上就逼他们打黑工或卖资产。
他们以为的“独立空间”,其实是别人敛财、洗钱的工具,而他们的绝望,不过是链条上的牺牲品。
大阪的弹子房还在营业,钢珠碰撞声依旧刺耳。
72岁的大爷输光了这个月的低保金,坐在店门口的台阶上,盯着地上的钢珠发呆。
东京的打工人又一次睡在公园长椅上,怀里揣着没输完的几颗钢珠,梦见自己赢了钱,能给老婆买件新衣服。
信源:正解局 2020年5月5日关于“日本最大灰产:年收入是美国赌城30倍,连安倍都站台”的报道
信源截图
弹子房是日本的精神避难所,却也是温柔陷阱。
在这个群体意识浓厚的国家,人们习惯了按部就班、隐藏情绪,而弹子房的机器前,他们终于能“独自呼吸”。
可这呼吸里,满是钢珠的冰冷和金钱的铜臭。
当第一颗钢珠滚落时,有人听到了“希望”,有人听到了毁灭。
而这喧闹的弹子房,终将成为日本社会一道刺眼的伤疤,提醒着人们。
逃避永远不是出路,那些藏在钢珠声里的孤独与绝望,终究要靠直面现实来化解。
来源:九初浅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