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菏泽市部分农田出现积水,“三秋”生产面临严峻考验。为保障农业生产平稳有序,牡丹区迅速行动,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技术专家深入镇街农户、专业合作社等一线主体,现场开展技术指导,统筹推进抢收抢种工作,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菏泽市部分农田出现积水,“三秋”生产面临严峻考验。为保障农业生产平稳有序,牡丹区迅速行动,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技术专家深入镇街农户、专业合作社等一线主体,现场开展技术指导,统筹推进抢收抢种工作,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牡丹区皇镇街道种粮大户付陈柱的田地里,他正和家人踏着泥泞,全力抢收、收储玉米,田间一派紧张忙碌的抢收景象。
牡丹区皇镇街道种粮大户付陈柱:“今年总共种了80多亩地,用机器收了有20多亩,这几天天气不好,人工掰了20多亩,还有40多亩没掰,自己一家人趁今天不下雨,就开始收了掰棒子。”
抢收一线,牡丹区各镇街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靶向破解生产难题。针对田间积水严重、短期难以自然排出的地块,迅速动员力量开挖沟渠、疏通水系,加速排水进度 ;对具备机械作业条件的区域,及时调度大型抽水设备进场,高效排出田间积水。对于积水较深、机械无法进地的田块,发动群众开展人工抢收;针对种粮大户等经营主体的收获难题,统筹协调履带式收割机,在天气和地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投入作业,确保粮食应收尽收、不漏一户 。
牡丹区皇镇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陈旭:“近期,我市遭遇持续阴雨天气,当前正值秋收关键时期, 为最大限度减少群众损失,皇镇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全力做好秋收保障。灵活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抢收效率,确保应收尽收。"
时间就是产量,抢收抢种就是守护民生。牡丹区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一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密切关注汛情动态 ,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用实干担当扛起防汛排涝、抢收减损重任, 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稳产保供大局。
牡丹区农技推广中心综合股股长程浩:“9月16日以来,我区降雨频繁,大部分地块土壤水分饱和,对目前农作物的收获和下一步小麦播种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对于田间暗水较多的地块,我们可以每隔3~4米调深沟40公分左右,让暗水及时渗出,为下一步的玉米收获和小麦播种创造好的条件。”
为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牡丹区各镇街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统筹调配人员与机械力量下沉“三秋”生产一线,有序推进生产自救、组织协调等工作,严格落实“排水一块、抢收一块”应急机制,积极主动对接粮食烘干设备资源。
牡丹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农广校校长刘新田:“当前根据气象信息,要加快三秋生产工作全力排水,对田间积水动员各方面力量和机械挖沟通渠,尽最大努力排除田间积水,要抓紧抢收对积水严重的地块发动农户进行人工收获,种粮大户等无法进行人工收获的积极协调履带式收割机,争分夺秒进行抢收。要积极协调文化广场、学校操场、空余厂房、晒场等供农户晾晒,防止秋粮发热霉变,多渠道广泛联系烘干设备,减少秋粮损失。”
来源:菏泽广电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