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北街道巧用“金角银边”激活社区微空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9 09:21 1

摘要:“真没想到,这块闲置空地能变得这么实用!”在滨湖社区新建的“电靓共治广场”上,居民李阿姨高兴地说,“现在停车充电方便了,孩子们有地方玩耍,我们老人也能在这里聊天休息,社区真是办到了我们心坎上。”这样的场景,正是济北街道推进“金角银边”微改造的生动写照。

“真没想到,这块闲置空地能变得这么实用!”在滨湖社区新建的“电靓共治广场”上,居民李阿姨高兴地说,“现在停车充电方便了,孩子们有地方玩耍,我们老人也能在这里聊天休息,社区真是办到了我们心坎上。”这样的场景,正是济北街道推进“金角银边”微改造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济北街道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微更新,通过盘活闲置空地、核酸小屋、楼道走廊等“金边银角”,实施“微改造、精提升”,打造出一批便民、利民、惠民的社区服务新场景。

滨湖社区大明胜景小区因开放式园林设计,长期面临道路窄、停车位紧、消防通道堵的难题,居民对休闲空间的需求也日益突出。针对这一现状,滨湖社区创新采用“居民说事、社区理事、诸葛议事会议事、解忧团办事、居民评事”的“民情五步工作法”,联合住建、城管、消防等部门实地调研,率先将小区内240余㎡闲置空地改造为2处充电车棚,充电口增至1200余个,有效缓解充电难题。2025年,社区进一步将小区外围1400余㎡的闲置空地改造为电动三、四轮车停车场和休闲广场,新建的停车场可容纳120辆车停放充电,大幅缓解停车压力,同步建成的“电靓共治广场”也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新去处。“停车难”“休闲难”问题同步解决。

闻韶社区同样直面居民需求,帝华幸福苑南门1400㎡的闲置空地,曾因长期无人管理沦为卫生死角,既影响环境又存在安全隐患。社区以“社区主导、物业协同、居民参与”模式,分两期推进改造,将荒地变身集中充电区。一期700㎡区域可容纳120余辆电动车,二期扩建后总充电位达250个,彻底解决了居民充电需求。这一改造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更成为社区共建共治的典范。

除滨湖、闻韶社区外,安大、澄波、汇鑫、龙海、正安等社区也积极盘活闲置微空间资源,将核酸检测小屋、社区闲置空间等改造提升为“民情气象站”“暖新驿站”“暖心解忧铺”等便民服务阵地10余处。其中,“民情气象站”能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民意收集、矛盾调解等服务,助力矛盾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暖新驿站”则为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饮水、充电等暖心服务。而“安心解忧铺”则利用时光邮桶、社区明信片等互动设施,成为辖区青少年舒缓压力、倾诉心声的“心灵旅店”。这些改造不仅将闲置空间转化为密切党群关系、提升治理效能的“前哨站”,更为“边角”空间注入了新的治理内涵。

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济北街道进一步探索金角银边的更多可能,将闲置空间与文化需求结合,打造特色文化阵地。安大、永康、安康、花园等社区通过改造社区边角空间建设“积分超市”和图书角,让居民能兑换生活用品、享受阅读时光;升级物业闲置室为老年活动室,满足老人休闲娱乐的需求;将闲置小屋改建为漂流书屋,让书籍在居民间传递知识与温暖;将小区休闲长廊打造为“紫藤习语长廊”,通过人民篇、文化篇等八大板块系统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造党员群众学习教育的红色阵地。这些“小而美”的文化空间,既是居民身边的“文化驿站”“红色课堂”,也是“长者乐园”,既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凝聚了社区向心力,让文明新风在潜移默化中传播。

这些举措不仅拓展了空间功能、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更提升了社区服务的精准性和覆盖面,有效改善了居民生活品质,让闲置空间真正成为服务群众的实用场所。下一步,济北街道将着力深化“金角银边”治理理念,通过精细化改造激活空间活力,让每一个角落都成为承载居民幸福生活的美好空间。

来源:济阳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