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隔着屏幕都替他捏汗:媳妇2027年才能进中国,房子还挂在老丈人那堆亲戚名下,这哪是娶老婆,分明先替巴基斯坦银行打三年工。
“你刷到阿阳抱着女儿在伊斯兰堡尘土里找信号直播没?
我隔着屏幕都替他捏汗:媳妇2027年才能进中国,房子还挂在老丈人那堆亲戚名下,这哪是娶老婆,分明先替巴基斯坦银行打三年工。
”
别急着笑他恋爱脑,把镜头拉远,你会发现我们都被数据骗了。
去年中巴领证数飙涨三成七,可离婚也跟着涨一成二,翻译成人话:更多姑娘嫁过来,也更多夫妻撕破脸。
原因没那么多浪漫,就两条——钱不够,文化不对味。
先说钱。
你以为阿阳拍视频赚美元,其实大头是接国内小商家的广告,一条三五千,看着香,换成卢比给老丈人一家、还房贷、再养娃,立刻蒸发。
最绝的是巴基斯坦央行今年突然卡外汇,他得先找地下钱庄,手续费啃掉一成,等于白拍半个月。
丁丁那边更真实,丈母娘的小卖部日赚五十块人民币,刚好够买两公斤牛肉,懒不懒另说,穷是肉眼可见。
再说年龄。
使馆去年把女方门槛从16提到18岁,米莱布当年刚好卡线,材料被退回重审,时间一下拖到2027。阿阳直播里那句“等等就好”听着像安慰粉丝,其实是安慰他自己——孩子户口、疫苗、幼儿园,每一步都得妈妈在场,三年变数够拍一部狗血剧。
你以为只有网红在熬?
评论区里一堆山东、河南老乡排队诉苦:有人给巴国小舅子交完大学学费,转头发现老丈人把宅基地写了侄子名;有人把媳妇接回县城,婆媳因为“一天五次礼拜”吵到报警。
文化差异不是饭桌多双筷子,是每天五次闹钟、是开斋节你得宰一头羊、是媳妇把工资寄给娘家弟弟当彩礼,你心疼钱,她心疼面子,谁让谁?
所以别再把跨国婚姻当爽文。
阿阳和丁丁把摄像头对准自己,其实是给我们摁了暂停键:在巴国买房不是投资,是投名状;给老丈人打钱不是慷慨,是买平安;镜头里越岁月静好,镜头外越鸡飞狗跳。
真打算娶个巴国姑娘,先问自己三件事:外汇管制再严三年,你撑得住不?
房子写谁名你能睡踏实?
媳妇18岁才合法,娃谁先带?
答案如果有一个“不”,划走视频就行。
爱情可以跨国,生活不行,它得一张一张交材料、一块一块攒卢比,一次一次在凌晨的伊斯兰堡街头找信号,告诉屏幕那头的“家人们”:我还扛得住。
来源:热闹高山H9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