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泽连斯基还补了两句,说想实现这目标有两条路:要么跟欧盟一起商量改程序,要么就联合着给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施压,逼他放弃否决。
10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跟荷兰首相斯霍夫一起开了场联合新闻发布会。
一开口,泽连斯基就扔了个重磅想法,想调整乌克兰加入欧盟的程序。
目的很直接,就是绕开匈牙利手里的否决权。
这提议一出来,我当时就觉得有点冒险。
毕竟欧盟里成员国的否决权,算是挺核心的权利了。
泽连斯基还补了两句,说想实现这目标有两条路:要么跟欧盟一起商量改程序,要么就联合着给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施压,逼他放弃否决。
本来想琢磨为啥非得拉上荷兰,后来发现也不难理解,荷兰在欧盟里一直力挺乌克兰入盟,2024年还明说要给乌入盟提供谈判资源,拉上这么个盟友,这话听着也更有底气不是?
泽连斯基这提议没出多久,匈牙利那边就炸了。
匈牙利政府发言人佐尔坦・科瓦奇直接在社交媒体上怼了回去,说泽连斯基别瞎猜匈牙利人的想法。
他还甩出了份民意调查结果,有220多万人参与,大部分都反对乌克兰入盟。
这数据一摆,匈牙利的立场确实硬气了不少,毕竟民意摆在那儿,不是随便能无视的。
更有意思的是,泽连斯基这想法不是独一份。
据Politico2025年10月的报道,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之前就提过类似的主意。
他想简化"给乌克兰设立入盟谈判小组"的投票程序,本质上也是为了绕开匈牙利的否决权。
这俩想法一对应,很显然,欧盟内部在乌入盟这事上,早就不是一条心了。
科斯塔会提这提议,其实也能理解。
2025年那会儿,欧盟里挺乌入盟的国家,像德国、波兰这些,都怕进程卡住。
他们觉得通过"技术性调整"能推进谈判,说白了就是急着打破僵局。
但匈牙利这边不这么看,欧尔班在欧盟峰会开之前就明说了,依据《里斯本条约》第49条,欧盟加新成员必须所有成员国都同意,匈牙利不支持,那峰会就没法做有法律约束力的决定。
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欧盟之前加新成员就有过例子。
2004年中东欧10国入盟,虽然有争议,但最后谈拢了;2010年后土耳其入盟卡住,也跟奥地利、法国这些国家否决有关。
所以匈牙利拿规则说事儿,还真没法轻易反驳。
搞不清那些挺乌的国家,是不是没考虑过规则这层硬约束?
其实匈牙利这么硬气,不只是因为民意。
背后还有个老矛盾没解决,乌克兰西部Zakarpattia地区的匈牙利族问题。
2017年起,那片大概15万匈牙利族人,就因为语言教育、文化权益的事跟乌政府闹得不愉快。
之前匈牙利就拿这事儿反对过欧盟给乌援助,这次反对入盟,说白了也是老矛盾的延续。
本来想觉得那份民意调查会不会是临时凑数的,后来发现不是。
调查覆盖了匈牙利19个州,200多万人参与,比常规民调样本多太多了。
而且2024年做过类似调查,当时也是大部分反对,这说明民众态度挺稳定,不是欧尔班政府随便操控的。
如此看来,匈牙利反对乌入盟,既有民众基础,又有历史矛盾,不是一时冲动。
现在欧盟其实挺难办的。
想支持乌入盟实现地缘目标,又怕改规则坏了自己的决策机制。
之前也有人想改"一致同意"制,比如在气候、外交政策上,但都因为成员国怕丢主权没成。
这次为了乌克兰改,怕是更难。
更何况,要是真改了规则,其他成员国以后会不会也学匈牙利用否决权施压?那欧盟的决策效率可就更没谱了。
乌克兰入盟这事,看着是程序问题,其实是欧盟在平衡一堆事儿,地缘目标要保,制度稳定不能破,成员国主权还得尊重。
2025年接下来的欧盟峰会会是个关键,要是谈不拢,乌入盟可能就真卡住了;就算谈拢了,乌匈那笔老账没算清,以后也可能出麻烦。
并非明智之举的是,泽连斯基只想着绕开否决权,却没先解决跟匈牙利的矛盾。
毫无疑问,乌克兰入盟之路还长着呢,不光要过欧盟的规则关,还得过成员国的矛盾关。
要是这些问题不解决,就算这次绕开了否决权,以后也可能被其他国家卡脖子。
来源:萌萌思密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