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段在2023年初爆火的视频里,王伟恒头戴一顶显眼的美国国旗帽,坐在车里,手里捧着一个甜甜圈,脸上是近乎夸张的感动。
他叫王伟恒,一个出生在河北邯郸的80后,曾用名王云霄。
但在广阔的中文互联网上,人们更熟悉他的绰号——“甜甜圈”。
一段在2023年初爆火的视频里,王伟恒头戴一顶显眼的美国国旗帽,坐在车里,手里捧着一个甜甜圈,脸上是近乎夸张的感动。
可谁能想到,仅仅一年多后,他在加州街头被流浪汉袭击,左脸留下一道三厘米的伤口,右眼肿胀,最终在网络上彻底失联,生死未卜。
那么,从国内中产、网络意见领袖到海外流浪者,短短三年,他的人生为何会出现如此剧烈的转折?
抵达美国之初,王伟恒曾用近乎朝圣的口吻描述他的感受:“天空是纯净的蓝,空气里都是自由的味道。”
那份价值百万播放量的甜甜圈,就是最好的证明。
一个微小的善举,被他无限放大,成了整个国家温情脉脉的证据。
可有网友扒出,他过去在国内做意见领袖时,面对粉丝们真心实意的礼物,却从未表现出同等的感激。
他沦落街头,睡在公园的长椅上,被警察驱赶。但在他眼中,警察不是执法的暴力机器,而是“态度温和,提醒注意安全”的守护者。
2024年8月,他在加州街头被两名流浪汉无端袭击,脸上挂了彩,身上仅有的几十美元也被抢走。
面对如此赤裸裸的暴力,他的解释竟然是:“可能是我挡了他们的路。”他宁愿从自己身上找一个离奇的错误,也不愿承认这个“理想国”存在着无来由的恶意。
2024年初,他因腰疼去看了医生,前后不过15分钟的简单检查,换来的却是一张5670美元的医疗账单。
他一开始怒斥这是“抢钱”可没过多久,他又发文改口,盛赞这里的医生“非常专业”,整个医疗体系“值得信赖”。
王伟恒在美国的悲剧,并非一场意外,更像是一场命中注定的重演。
他只是把在国内已经走惯了的老路,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更加决绝地又走了一遍。
在国内,他是刻苦学习、从农村考入城市大学、最终在互联网公司晋升为项目负责人的逆袭榜样。
也是高中辍学、考特警失败、经商亏损后在网上靠博出位言论恰烂钱的投机者。
无论哪个版本为真,都指向了一种对“走捷径”的痴迷。
2021年的投资失败后,他不顾国家对于虚拟货币属于非法金融活动的反复警告,不仅投入了自己上百万的积蓄,还额外借贷了50万,一把梭哈。
他被“短期暴富”的宣传彻底洗脑,结果市场暴跌,直接清零,还背上了两百多万的巨额债务。
讽刺的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竟是因为大闹幼儿园被拘留,错过了最后的出逃时机。
到了美国,他无法通过正规途径获得签证,于是选择了“走线”这条九死一生的非法路线。
抵达美国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撕毁护照,断绝后路,让自己成为一个没有身份的“黑户”。
为了谋生,他向不正规机构借了5000美元高利贷,买了一辆没有保险的二手车,这辆车成了他唯一的生产资料。
在国内投资失败后,他没有反思自己的贪婪与冒险,而是将一切归咎于“国内环境限制”,仿佛换个地方就能解决问题。
当在美国陷入绝境,面对网友劝他回国的建议时,他的回答是:“再难也要坚持,这是我自己选的路。”
他把一个错误的选择,包装成了一种悲壮的坚持,从而巧妙地回避了对选择本身对错的审视。
他始终迷恋流量,在国内,他靠支持杨永信、发表“崇美”言论等争议话题,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拥有数万粉丝的KOL,哪怕是“黑红”路线。
在美国,那段“甜甜圈”视频,又何尝不是精准地利用了中美对比的流量密码?
他始终明白,在这个时代,“被看见”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至于这种“看见”是建立在真实还是扭曲之上,他似乎并不在乎。
2023年9月,王伟恒在送外卖的路上发生了追尾,需要赔偿对方1.1万美元的维修费。
由于没有保险,他根本无力支付。那辆用高利贷买来的二手车,他唯一的饭碗和住所,被贷款机构直接拖走抵债。
他从一个睡在车里的“有产者”,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如果说车祸是经济基础的崩塌,那5600美元的医疗账单,就是致命一击。
他曾误以为所谓的“白卡”就是完全免费的医疗,现实却给了他响亮的一耳光。这笔钱,相当于他此前每天工作14个小时、不眠不休好几个月的全部收入。
经历了这一切,他的精神世界似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他最后的线上活动,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偏执。他不再美化自己的遭遇,而是陷入了一种“抓间谍”的妄想,甚至开始辱骂拜登。
2024年9月,他留下了最后一条动态:“风很凉,但月亮很亮。”
当一个人试图用单一、简化的“幻想”去对抗复杂、多维的“现实”时,结局早已注定。
王伟恒的悲剧,无关地点,只关乎认知。他放弃了对现实最基本的尊重,沉溺于自我构建的虚假叙事中,无论身处何地,最终都将被现实无情的引力拖入深渊。
由此可见,个体在面对巨大诱惑与未知风险时,保持清醒的理性与基本的现实感,是何其重要。
信息来源:个人微博账号
网易新闻2025-04-03《从知乎大V到露宿街头,一腔热血飞去美国,如今饿的冒酸水》
来源:客观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