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10月6日,美国政客新闻网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有意出席将在马来西亚举行的第47届东盟峰会,但前提是,在该峰会期间举行,主持一场“和平会议”,以此来展示自己“地区斡旋成果”。
据中华网报道,当地时间10月6日,美国政客新闻网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有意出席将在马来西亚举行的第47届东盟峰会,但前提是,在该峰会期间举行,主持一场“和平会议”,以此来展示自己“地区斡旋成果”。
早在今年7月份,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和特朗普通电话后,就曾透露出特朗普有意出席东盟峰会的意向。
如果特朗普此次出席东盟峰会成真,那么这将是自2021年后,美国总统首次出席东盟峰会。实际上自从“四方安全对话”成立后,东盟对美国的重要性就直线下降,最多就是口头上表达下重视,彼此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
而特朗普此次透露出席东盟峰会,表达的意图也很明显,就是想要借着东盟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高调表现出自己“和平缔造者”人设,以此来为自己角逐诺奖增添筹码。
今年7月份,泰柬冲突爆发,双方都宣称是对方先开的火,随后双方冲突迅速升级,从原本的人员持枪对峙,迅速演变到火箭炮对轰,甚至就连战机都拉了出来,距离全面战争仅一步之遥。
当时特朗普隔空“训话”表示,如果双方不能握手言和,将会对两国加征“超级关税”。泰柬两国碍于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匆匆暂停交火,并在表面上达成停火协议。
如果照这样看,无论手段如何,两国也确实达成了“和平”。但复杂的事情又岂能由一句简单的威胁就能解决。
泰柬两国长达817公里的交界线,在过去数十年的时间里,边界冲突几乎成为两国的日常,伤亡更是时有发生。
而此次冲突的爆发,全因泰柬一处边界模糊地出现稀土等稀有矿产,加上双方积怨已久,“擦枪走火”最终导致冲突爆发。
泰柬双方碍于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表面达成“和平”,但私下双方并未放下武器,彼此暗地里交火一直在持续进行。这也导致,明明双方已经达成停火协议,但靠近边境线的两国平民,却依旧无家可归,每天都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
直到泰国新任总理阿努廷上台,第一时间和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拉着中国“做主”,才使泰柬双方真正意义上握手言和,将这片“兵家必争之地”,计划改建成“合作开发区”。
美国显然也知道,自己的作为,只不过是表面功夫,并未在泰柬和平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才会暗示马来西亚,特朗普可以出席东盟峰会,但特朗普举办的“和平签署仪式会”,必须由特朗普主持,并且中国不能参加。
美国政府新闻网援引白宫匿名官员的话称,中国与这项正在进行的和平谈判无关,总统(特朗普)主导了这项(和平)协议。
但实际上,中国除了在最后“一锤定音”,在泰柬冲突刚爆发那会,就一直忙前忙后,一边在两国政府间游说,一边为因战乱失去家园的两国平民提供人道救援。不然以泰柬双方的交战烈度,仅凭特朗普一句话就停?想想也不太可能,只不过中国深藏功与名罢了。
从这个角度出发,也能理特朗普要求中国不能参加的原因。
毕竟真算起来,促成泰柬两国和平的大头,定然是要落在中国头上。特朗普此举就是想要弱化中国在其中的作用,凸显自己在推动泰柬和平中所做的努力。
要知道,2025年和平奖的结果,将在10月10日正式揭晓,但反观特朗普的“战绩”,多少有点一言难尽的意思。
原本俄乌冲突是最具分量的筹码,特朗普也确实在不断推进俄乌和谈,但结果也都看到了,特朗普最终以声援乌克兰反攻俄罗斯而结束。
而之前印巴冲突,算是特朗普最有希望的一次,当时美印关系还有回转的余地,只要特朗普肯在关税问题上做出一些让步,想必莫迪也不介意做个顺水人情,将印巴停火的“功劳”让给特朗普。毕竟对莫迪来说,真金白银才更加重要。但特朗普倒好,两手都要抓,结果两手全抓空,落了个“一无所有”。
沿着过往的时间线来看,特朗普显然对诺奖的执念“病入膏肓”,如今更是为了角逐诺奖,不择手段,疯狂往自己脸上“贴金”,暗中施压给马来西亚。
南华早报援引消息人士称,美国目前并未对东盟峰会举办国的马来西亚,进行任何明面施压的言辞。但强调,“和平协议签署仪式”的举办,取决于泰国是否同意。
明眼人都能看出,美国虽然没下“最后通牒”,但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本身就是一种施压的手段。让压力全都来到东盟峰会东道主马来西亚的身上。
据悉,近期马来西亚正在同美国进行一项贸易协议,希望能借助该协议的签订,降低美国对马来西亚商品19%的进口关税。
不过由于美国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恶行的包庇,马来西亚国内民众对其产生强烈不满,频频在美国驻马大使馆外举行抗议活动。而特朗普放出出席东盟峰会的消息,让马来西亚民众的不满日益加剧,并将其延伸到该国政府身上,强烈要求取消特朗普出席东盟的邀请。
所以安瓦尔能否“顶住压力”,邀请特朗普出席东盟是个问号,而马来西亚是否愿意为了取悦特朗普,而禁止中国参与泰柬“和平协议签署仪式”,将特朗普捧上主位,又是另一个问题。
即便退一步,安瓦尔全盘妥协,特朗普达成目的,其过往的“功绩”也无法对其获得诺奖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
虽然特朗普得到包,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多个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但其口中结束“七场战争”的说法,水分实在太大,想让人忽视都做不到。
针对特朗普获奖的可能性,不少媒体都邀请相关人士进行解析。其中美媒ABC在一场采访中称,评选诺贝尔和平奖的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通常关注“持久和平、促进国际友爱以及支持这些目标的机构的默默工作”。
而特朗普无论是在战争调停方面的“注水”,还是无视国际机构和全球对气候变化的担忧,都对其角逐诺奖之旅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尤其是特朗普在联大发表清洁能源“妖魔化”的言论,更是被自己媒体称为“失智表现”。虽然都能明白这是特朗普为了让美国成为“世界加油站”,促使美国“再次伟大”的策略,但在全球温室效应加剧的背景下,于联大这种场合和世界唱反调,这无疑是诺奖评委眼中的“污点”。
况且特朗普还频频拿美挪关系做文章,向诺奖委员会施压,这种行为放在诺奖评选员眼中,无疑是赤裸裸的威胁。一旦诺奖颁给特朗普,很容易被外界认为是对特朗普的屈服,这也会对特朗普角逐诺奖带来负面效果。
距离诺奖得主名单公布还有两天,希望诺奖委员会能够恪守本心,遵从诺贝尔和平奖本来的意义。
来源:刘朝勋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