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米倒飞“锁喉”,歼16同时锁定双机,为何战后F-22彻底消失?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7 09:36 1

摘要:看着两架大飞机在天上,差点就要碰到一起了,真让人捏把汗。十米的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万米高空上,风都有点吓人,更别说一架战机还在倒着飞,像电影里的桥段。

看着两架大飞机在天上,差点就要碰到一起了,真让人捏把汗。十米的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万米高空上,风都有点吓人,更别说一架战机还在倒着飞,像电影里的桥段。

大家有时候会问,为什么那次之后F-22就没有再在中国近海转悠?还是因为歼16做了一些让对方意想不到的动作。现场是李超开的歼16,对手是美军那种在电视里都说很厉害的F-22。那回纪录片里都播了,李超靠近的那一瞬间,两个飞机舱盖只隔十几米,然后李超一边倒飞一边直接把两个敌人都锁定了。

短暂的安静过后,谁还能小觑我们的飞机?其实真正恐惧的,不仅是快被咬上的那一瞬间,更是明明以为稳操胜券,结果发现对手压根没怕你。

很多人都在说,现在的飞机,动不动就什么四代机五代机,看着有点晕。美军的F-22,说是第五代的,隐身,机动性还强。可是,这次碰上的歼16,其实不是最“新”的。歼16是2010年代我们造出来的大飞机,属于“四代半”。它能双座操作,机头还有很大的雷达,看隐身飞机都不太费劲。

有人会纳闷,为什么对手喜欢把事情搞得很紧张?其实理由也简单,他们觉得自己的飞机一直称霸空中,就想着过来挑个刺,没料到被打了回来。美方这些年也老派F-22巡逻,尤其是冲绳嘉手纳那个基地,离中国其实一点都不远。

谁还记得纪录片里李超是怎么说的?“我们的身后就是我们的领海线,他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来挑衅我们。“不是没理由,地上的雷达先探到的对方飞机,然后李超他们被派过去。那种时候,地面和飞机之间的协作其实很重要。能及时发现隐身飞机,说明咱现在防御挺扎实。

早些年大伙都在说,空战不比以前,今天都流行远距离导弹互射,结果F-22这回还特意贴得很近,像是想比比谁能更放得开。可惜,反倒吃了亏——一架被咬住尾巴,另一架还想绕过来援助,结果两架都被锁定。

当李超完成那一套“桶滚”动作,直接在对方头顶上倒飞过去,速度又快,距离又近,正常人坐在飞机里都握紧扶手,更别说那会儿还得想着按战斗流程。对面的人估计是遇上少有的场面,赶紧撤走。

大家还记得吗,F-22这飞机从停产到现在有些年了,老美很少让它长时间出动。F-35还是新货,可在那年头,日本和韩国都没多少新飞机往这边折腾。排来排去,就剩美军常驻冲绳的F-22能凑得上这趟热闹。

歼16有多少?现在估计快四百架了,每个批次还有升级。解放军刚有歼16的时候,歼20数量有限,重头任务都靠歼16扛着。几年下来,不管是对空还是打地打海,都能派得上用场。后来,歼16D那种专挑雷达和干扰设备的新型号也出来了。

环顾周边,老美也造新飞机,比如F-15EX,但数量还没咱驱逐舰多。

这么看,歼16能同时锁定两架隐身机,靠的不只是性能。雷达、航电、数据链,一个都不能少。还有飞行员本人,得会用,更得临场不慌。老飞机逐换新飞机,退役的歼7、歼8慢慢退出,从苏27到歼11A、歼轰7之类,都让位新机型。整个体系更加强了,而不是光靠单打独斗。

有人会觉得,飞机能锁定敌人,是不是雷达更好?不只是这样,咱们的预警机、地面雷达、通信链也都在进步,到了对方靠近就能及时给前方下指令。整套流程,地上、空中和指挥中心,都拧成一股劲。

F-22吃了这次亏,也并不是因为它不行。只是对方没想过咱们飞机现在已经能看见它,还能瞄准它,更能同时搞定两架。牢骚归牢骚,碰上真正的交锋,那边也收敛下来了。你想,假如下次遇见歼20,那不是一回事。

没人再见过F-22在中国近海低飞。也许,这就是彼此的默契。人们平常会说什么技术进步、代差优势,从记忆里擦过的未必只是灰色阴影,也可能是一种沉默的承认。

说这事,大伙都能明白。人与人、国与国,有时候一句话带过,有时候得用行动拉开距离。飞机也是,最挨近的时候,谁也不比谁松懈。李超离敌机只有十米,不光是技术,胆子也大,最后结果很明白,对方直接消失在那一片天里。

真要聊起来,也许有人都忘了当天外面的云是什么样的。这种场面不常见,对来的每一架飞机都是一种提醒。

至于胜负,有时候不用太多解释。跑了就是跑了,留下的是风声和人影,各自回到自己的航道。那天之后,谁都再没在那片天上说过什么。飞机没变,天也没变,只不过更静了。

来源:3C捕快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