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律所营收200强出炉!中资所“存在感”持续减弱?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8 09:05 1

摘要:近日,知名法律媒体Law.com International发布了2025年度的Global 200排名。该榜单依据总收入评选出全球规模最大的200家律师事务所,全面反映了各大律所在2024财年的营收表现。

近日,知名法律媒体Law.com International发布了2025年度的Global 200排名。该榜单依据总收入评选出全球规模最大的200家律师事务所,全面反映了各大律所在2024财年的营收表现。

根据Law.com International的统计数据,2024年,Global 200上榜律所的总收入同比增长11.8%,员工总数(Head Count)和律师人均创收(Revenue Per Lawyer)也分别增长了约5.7%。

在中资律所表现方面,共有2家进入全球百强(去年为3家),10家位列全球前200(去年为11家)。一起来了解下详细情况吧!

全球律所营收Top 10

我们看到,在2024年全球营收前十的律所中,美国律所占据9席,展现出压倒性的优势。

具体来看,榜单前三名保持不变,依然是Kirkland & Ellis、Latham & Watkins和 DLA Piper。其中,Kirkland & Ellis以88.02亿美元的年度营收继续领跑,成为历史上首家年度营收突破85亿美元的律师事务所;Latham & Watkins以70亿美元 紧随其后;DLA Piper的年度营收为42.40亿美元,尚不及Kirkland & Ellis的一半。

由总部位于伦敦的“魔术圈”律所Allen & Overy与总部位于纽约的Shearman & Sterling合并而成的A&O Shearman首次登上榜单,以37.06亿美元的年度营收位列第四。值得注意的是,A&O Shearman也是前十中唯一一家多数律师位于英国(Country with the Most Lawyers)的律所。

Skadden的排名保持不变,继续位列第五;Gibson Dunn与Sidley Austin则互换位置,分别排名第六和第七;Ropes & Gray仍稳居第八;令人意外的是,去年排名第四的Baker McKenzie今年跌至第九;White & Case的排名也再次下滑一位,位列第十。从营收来看,第七至第十名的律所年度营收集中在33亿至35亿美元之间。

中资所

年度营收

2024财年,中资所在Global 200的“存在感”继续收缩:跻身百强的从去年的3家减至2家,入围前200的也从11家降至10家。上榜律所中,包括金杜、中伦、君合三家“红圈所”。值得注意的是,除泰和泰律师事务所排名略有上升外,其余上榜中资所的位次均较去年同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具体来看,位列全球营收百强的两家中资所分别为盈科律师事务所与金杜律师事务所。其中,盈科律师事务所凭借14亿美元的年度营收继续位居中资所首位,其全球排名则由第47名降至第48名;金杜律师事务所年度营收为12.5亿美元,其全球排名也由第53名下滑至第57名。其余上榜中资所的年度营收均未突破10亿美元。

去年位列全球第92名的锦天城律师事务所本年度跌至第102名,未能守住全球百强席位。此外,另有7家中资所的年度营收位列全球第100至200名之间,分别为:中伦律师事务所、大成律师事务所、国浩律师事务所、德恒律师事务所、京师律师事务所、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及君合律师事务所,其年度营收均低于6亿美元。去年位列全球第194名的“红圈所”方达律师事务所本年度未能进入榜单。

律师人数

从律师规模维度看,盈科律师事务所以17,980名执业律师蝉联第一,体量约为第二名大成(8,674名)的两倍;京师律师事务所位列第三名,律师总数6,463人。其余七家上榜中资所的律师规模均不足5,000人。其中,“红圈所”君合律师事务所仍最为精练,全球榜单中仅794名律师,人数与去年持平。

律师人均创收

在律师人均创收维度,“红圈所”包揽中资所前三名。其中,金杜律师事务所凭借44万美元的人均创收位列中资所榜首;君合虽规模最小,仍以39.7万美元位居次席;中伦律师事务所位列第三名,其人均创收为29.3万美元(不过较去年减少5.5万美元)。

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和国浩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人均创收分别为16.2万美元和12.7万美元;德恒、泰和泰、盈科、大成和京师五家律所的律师人均创收均不足10万美元。

律政观点

承接2023财年6.5%的增幅,2024财年Global 200以11.8%的营收增速实现跃升,创近年新高;美英顶尖律所继续巩固其全球龙头地位。

相比之下,中资所仍处“规模追赶”阶段:上榜数量收缩、排名整体下滑,营收体量与欧美顶尖同业仍有量级差距。面向全球化2.0时代,中国律所既面临跨境监管、多元争端解决等新增需求,也需补齐复合型、涉外型高端人才短板。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期待下一轮榜单中,中国律所以更亮眼的营收与排名,兑现“中国服务”的全球价值。

来源:律政法律留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