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际上,它们就是同一条江,只不过在不同的河段有不同的称呼。这条江,最早叫做“折江”,取江流曲折之意,因下游形似“之”字,又被称为“之江”。因“折”和“浙”相通,后来改称为“浙江”。
小学三年级,我们就学过一首古诗《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那么,建德江在哪里?建德江、新安江、富春江和钱塘江又是什么关系?
实际上,它们就是同一条江,只不过在不同的河段有不同的称呼。这条江,最早叫做“折江”,取江流曲折之意,因下游形似“之”字,又被称为“之江”。因“折”和“浙”相通,后来改称为“浙江”。
浙江一词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秦始皇在浙江的钱塘江口无法渡江,只能往上游走了120里,选择江面比较狭窄的地方渡江。西晋的尚书令晋灼在《汉书集注》里说:“浙,折也,取其潮出海,曲折而倒流也”。
我们方便大家理解,我还是手绘一幅地图。
这条江有两个源头,北源的新安江因长度较长,被认为是正源。
新安江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六股尖东坡,经黄山、歙县、淳安,在建德市与南源汇合。因新安江流域在两晋至唐朝为新安郡,因此这段河流被称为新安江。古人诗中的建德江就是新安江流经建德的这一段,但古建德江的河道已经大部分被水库淹没了。
1959年,新安江主河道上修了建立华东最大的水库,就叫做新安江水库,后来因为开发旅游,而更名为“千岛湖”。
我们再来看看南源。
南源也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源头位置是休宁县青芝埭尖北坡。河流最初的一段叫作马金溪,经过开化、常山,流到衢州时被称为衢江。衢江流到兰溪,汇入金华江后继续向东北流去,这段河流被为兰江。
在建德市梅城镇,新安江和兰江汇合,向东北流去。从梅城镇到杭州萧山区闻家堰,这段河道被称为富春江。著名的《富春山居图》,描绘的就是这一段的美景。
自闻家堰到入海口,这一段被称为钱塘江。
同一条江,为何每段都有不同的名称?因为古人不能以今天的卫星视角来看河流的全貌,他们只能以自己的地域给河段命名。正是这种分段式命名,反映出流域丰富的地域文化。新安江(建德江)的山水画廊,富春江的诗画长卷,钱塘江的繁华都会,各有人文特色。
浙江省因这条江而得名,也因这条江而发展。
自古以来,钱塘江就是水上要道。徽州的商人到钱塘,就是乘船顺江而下。浙赣古道,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这条水道。古人可以乘船从杭州出发,溯江而上,一直到常山上岸,走陆路进入江西玉山,再入信江到鄱阳湖。这条道路是古代江南横贯东西最重要的驿道。浙闽古驿道,也是先借助钱塘江水系到衢州,然后再翻越仙霞岭到福建。这两条驿道的具体路径,请参阅文后链接。
多姿多彩,诗意浙江。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