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书小迷同学带回了一份沉甸甸的喜悦——他在东升镇教育办举行的数学计算竞赛中考取满分,获得了一等奖的奖状。一见面,他就迫不及待地告诉迷爸,要把奖状拿去复印,明天交给学校,为期末后的“和美童星”奖评选做准备。
今天,书小迷同学带回了一份沉甸甸的喜悦——他在东升镇教育办举行的数学计算竞赛中考取满分,获得了一等奖的奖状。一见面,他就迫不及待地告诉迷爸,要把奖状拿去复印,明天交给学校,为期末后的“和美童星”奖评选做准备。
这份荣誉,让迷爸不禁回想起书小迷在这条赛道上的足迹。这已是他第三次参加数学竞赛。第一次,是在一年级下学期,他捧回了一个“倒数第一名”。印象最深的是,那天他主动向我们“汇报”成绩时,小脸上竟还挂着灿烂的笑容。这小家伙,从小就有一颗不惧失败的“大心脏”。
后来从老师那里得知,那次失利实在可惜——书小迷做对了最后那道许多孩子都束手无策的附加难题,却败在了两道基础题上。尽管如此,数学老师看到了他的潜力,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同时也严肃地告诫他:必须仔细,否则再无下次。
老师的信任成了转折点。第二次参赛,书小迷果然变得认真仔细,一举拿下一百分,荣获一等奖。而今天,是他第三次站上领奖台,再次用满分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与稳定。
看着书小迷手中的奖状,迷爸提出要给他奖励。但我也告诉他,过几天的北京之旅,就是最好的奖品,这在他们班里大概算得上是“顶级奖励”了。他听了,满意地点点头,没有提出诸如去麦当劳大快朵颐之类的“常规要求”。
这份接连的喜悦,也让迷爸对书小迷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昨晚,迷爸曾问书小迷,再过几天就期末考试了,有没有信心考个全班第一?他想了想,回答:“可能吧。”迷爸告诉他:“争取就好,爸爸的要求不高,每科能过九十分就行。”
事实上,书小迷每次大考的成绩都稳定在95分以上。下半年就要升三年级,会增加英语课。迷爸对他说,如果届时他仍能保持每科95分以上的好成绩,就继续支持他学习画画、架子鼓和围棋,鼓励他多看课外书,尽情拓宽知识边界。
展望更远的未来,迷爸向书小迷提起了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如果你高中时能获得全国奥数一等奖,甚至可以直接保送顶尖大学。”
书小迷好奇地问:“奥林匹克是什么级别的比赛?”
“是全国性的。”
书小迷立刻挺起小胸脯,眼神里闪着光:“那我要去参加!”
迷爸拍拍他的肩膀,心中满是欣慰:“很好,儿子,努力吧!”
从倒数第一到一等奖,他走过的每一步,都是成长最真实的模样。
---此亲子陪伴日记《书小迷记》第二四篇写于2019年6月26日
来源:雲見福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