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事儿发生在南京地铁三号线上。那天有一家三口,看样子是去鸡鸣寺玩,聊天时随口提了句“鸡鸣寺”。结果吧,旁边一个穿粉衣服的女的立马炸了,脸色一变,火气冲天,跟被谁踩了尾巴似的,嚷嚷着说人家是在暗讽她、挤兑她,非让人家当场道歉,不道歉就别想下车。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南京一女子对号入座暴露职业
绝对是有精神分裂妄想症,之前有个博主说过这种听见别人讲话会把信息处理成是骂她的,可能还会攻击伤害人!
这事儿发生在南京地铁三号线上。那天有一家三口,看样子是去鸡鸣寺玩,聊天时随口提了句“鸡鸣寺”。结果吧,旁边一个穿粉衣服的女的立马炸了,脸色一变,火气冲天,跟被谁踩了尾巴似的,嚷嚷着说人家是在暗讽她、挤兑她,非让人家当场道歉,不道歉就别想下车。
估计王女士一家这辈子都没碰上过这么离谱的事,当场就懵了。说个地名咋还能得罪人?王女士一脸无语地反问粉衣女:“我们一家人聊个路线,说说地名,怎么就成暗讽你了?”
结果那粉衣女直接指着王女士老公吼:“就是他在暗讽我!他一直说‘鸡鸣寺’,不就是那意思吗?”说完还来一句:“要是有人对着你一直‘鸡鸡鸡的叫,你受得了吗?你喜欢听吗?”这话一出,全车人都愣住了。
其实挺无语的,人家正常交流讨论,最主要的人家又不认识你,无冤无仇的人家为什么要针对你啊。是你自己的敏感了吧,搞得整个车厢里的人都一头雾水,莫名其妙。所以那女的意思其实挺简单的,她觉得人家说“鸡鸣寺”就是在拿她开涮,觉得是在喊她是“鸡”。至于她自己是不是“鸡”,那就不好说了。多少有的:“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不然她怎么那么激动。
那姑娘气得不行,非得报警,还嘴巴不停地骂人。游客一家也都懵了,拼命解释:“鸡鸣寺就是地铁站名啊,我们就是聊行程,哪儿有啥问题?”但粉衣姑娘根本不听,嘴里金句一个接一个:“如果我说你是鸭,你高兴吗?”硬是拉着人家要下车对质。
游客一家根本没理她,她气得更凶了,最后在鸡鸣寺前一站直接下车,气鼓鼓的,还说报警,结果也没见她真去报。结果可笑的是,整场戏就她一个人演完了“被害者独角戏”,大家都成了她的配角。
要是鸡鸣寺会说话,估计都得喊冤。人家西晋时候就开始在那儿呆着了,朱元璋还亲自题过字呢,那个“南朝第一寺”的名号多响亮!文书上都是可以查阅到的,现在咋成了某些人眼里的“骂街”代名词了?
寺里的工作人员都笑得不行,说了1700多年,这还是头一回因为名字上热搜,简直活见久。网友们更是乐开了,纷纷调侃:“照这么说,地铁里每天广播‘鸡鸣寺到了’,是不是在集体侮辱全车人?”
视频一曝光,网友们纷纷炸开了锅。有网友笑着说:“看到最后真笑了,小仙女居然以为‘鸡鸣寺’是在暗讽她是*!”
还有人忍不住调侃:“哈哈哈哈,反弹反弹!看到这里我真是憋不住笑了!”视频里,游客被小仙女骂得一塌糊涂,可是居然没有还嘴,而是一直在说“反弹”,真心觉得游客脾气好得没话说。
还有网友无奈地说:“‘鸡鸣寺’本来就是个地名,没事儿就莫名躺枪,真是丢人!”
也许她曾因为某个字眼被误解,或者真的是陷入了“被迫害妄想”的怪圈,但这都不能成为她随便指责别人的理由。她把“鸡鸣寺”这仨字硬生生曲解成暗讽,不仅完全无视了这座古寺的历史背景,也忽略了最基本的常识语言的意思,根本不是通过某个字眼的恶意联想就能决定的,而是得看语境、场合和说话的本意。
视频一曝光,网友们纷纷炸开了锅。有网友笑着说:“看到最后真笑了,小仙女居然以为‘鸡鸣寺’是在暗讽她是鸡!”
还有人忍不住调侃:“哈哈哈哈,反弹反弹!看到这里我真是憋不住笑了!”视频里,游客被小仙女骂得一塌糊涂,可是居然没有还嘴,而是一直在说“反弹”,真心觉得游客脾气好得没话说。
还有网友无奈地说:“‘鸡鸣寺’本来就是个地名,没事儿就莫名躺枪,真是丢人!”
还有网友说:“她的自曝惹怒了所有第一个字的群体,真是太丢人了,怎么会有这样的同行,一个粗妇拉低了所有群体的档次,简直是日风西下”
还有 广东的网友说:“不要来广东。市场上到处写着阳山鸡、清远鸡、本地鸡,白切鸡、烧鸡、窑鸡……”
“她听到最后一个估计要崩溃”
真是笑死在评论区了,那个粉衣女的脑袋回路,真是一般人搞不懂。鸡鸣寺不过是个地名,还是个大名鼎鼎的旅游景点,多少人去那儿求姻缘、拜平安,怎么就跟侮辱扯上了?难不成是因为“鸡鸣”这俩字让她不舒服,自己就脑补成有啥特殊含义了?
网上热闹了,大家各种猜测都有。有人说她是不是有点“被迫害妄想症”,看谁都觉得在害她;还有人觉得她可能是受过啥刺激,对某些词特别敏感。反正各种话都有,甚至还给她贴了不少标签,什么“小仙女”、“玻璃心”之类的,没啥好听的。但说实话,谁在那种气氛下不烦?
写到最后:
那女的真是太敏感了,简直有点过度脑补。游客都跟她解释了好几遍,她就是听不懂,偏说人家在骂她、暗讽她。结果还假装报警,想骗游客下车,搞得像是想坑人的样子。可惜游客没上当,最后她自己一个人气哄哄地下车走了,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我就正常说话沟通,我招了?谁惹谁了?要我说啊,别总想着别人是不是在“暗讽”你,不如先治治自己那点“被害妄想”。
最后留个问题:你们遇到过这种“对号入座”乱脑补的奇葩吗?
来源:一个人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