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不做二不休”不是鸡汤,是血里滚过的狠话——784年冬天,泾原兵变,张光晟一刀砍了唐朝使节,回头对朱泚说的就是这七个字。1200多年后,我们把它贴在退休群里当口号,听着像打气,其实当年是买命。
“一不做二不休”不是鸡汤,是血里滚过的狠话——784年冬天,泾原兵变,张光晟一刀砍了唐朝使节,回头对朱泚说的就是这七个字。1200多年后,我们把它贴在退休群里当口号,听着像打气,其实当年是买命。
西安地铁五号线施工挖出的“应天”铜钱,锈得发黑,正面年号,背面没字。
考古队一数,整整一袋,全堆在通化门遗址,正是当年乱军破城的第一道口子。
钱还没捂热,皇帝就跑了,张光晟从节度使幕僚摇身变宰相,速度比今天跳槽还快。
敦煌残卷补了缺口:他早年在河西跟吐蕃打拉锯,见过边军饿到吃同伴,心早就硬成铁。
长安城缺粮,他干脆把粮仓封了,先喂兵再喂民,狠得有理,也狠得找死。
后来我们把它翻译成退休哲学,意思全拧了。
北大语料库拉出十年数据,这句话在60岁以上用户帖子里出现频率飙了47%,配图不是太极就是花海。
大家拿它劝自己:都活到这个岁数,要么不动,要么玩把大的。
没人记得原主下场——张光晟投降后还是被腰斩,朱泚被部将所杀,尸体扔进曲江池,漂了三天。
历史没给他“再做一次”的机会,我们却拿来当不老神话,想想也挺黑色幽默。
我去年在汉中傥骆道徒步,遇见一块新出土的摩崖,字迹被青苔啃得只剩“行在”俩字。
当地老乡说,唐德宗当年跑这儿,连夜砍竹子扎筏子,连玉玺都掉水里。
皇帝一边逃,一边下诏罪己,把责任推给“奸臣”,活脱脱职场甩锅现场。
那一刻我突然懂了:所谓“不休”,不是正能量,是知道回头也活不成,只能一路走到黑。
放到今天,就是认清代价再下单,别等腰斩才后悔。
所以别急着把这句血淋淋的古话纹在退休计划表上。
真想用,先问自己能不能扛住最坏结果:老本亏光、老伴翻脸、老骨头散架。
如果答案是可以,那就干,哪怕只剩一把刀也要把竹子砍完;如果犹豫,就趁早收手,回家泡脚看《甄嬛传》,一样不丢人。
历史留给我们的不是金句,是秤——称得出自己几斤几两。
来源:上进的春风p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