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0大奢侈名菜!吃过3道算“土豪”,最后一道普通人见都少见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8 01:27 1

摘要:398块就能吃到佛跳墙那天,我第一反应是:完了,又要被老福州人骂“糟践东西”。

398块就能吃到佛跳墙那天,我第一反应是:完了,又要被老福州人骂“糟践东西”。

聚春园把-196℃液氮直接怼进老汤,98%风味锁进真空袋,398元一份,微波炉叮八分钟上桌。

我试了一口,鲍鱼软、海参弹、汤底浓,确实像那么回事,可嘴里总缺一口老砂锅咕嘟了十几个小时才有的“锅气”。

旁边阿姨直接开喷:以前办一桌得提前三天订,现在超市冰柜随手拿,佛跳墙变“佛跳快”,仪式感被速冻成冰碴子。

另一边,阳澄湖的大闸蟹把“身份证”卷到极致。2023年蟹季,每只蟹戴两枚戒指:一枚区块链芯片,扫一下能看到它哪天脱壳、吃了几斤小鱼小虾;另一枚是DNA报告,证明它妈确实生在阳澄湖,不是“洗澡蟹”。

顶级蟹王拍出了2.8万一只,吃瓜群众惊呼吃不起,可养殖户偷偷乐:防伪越狠,越有人愿意掏钱,面子值两万八。

更魔幻的是冬虫夏草。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把“草”搬进实验室,30倍量产,价格直接腰斩。

消息一出,囤货的中间商连夜挂出“野生最后一批”横幅,价格反而飙到每克800,比黄金还硬。

买家心态很直白:人工的能治咳嗽?

我还是信雪山挖出来的那根“有灵魂”。

长江刀鱼干脆把“稀缺”玩成地下梗。

全年禁捕后,野生货成了暗号交易:菜市场门口拎着黑塑料袋,一句“有江鲜吗”就能对上眼,一斤3万,老板还强调“绝对正口,鳞亮得像镜子”。

人工养殖的刀鱼同期只卖3000,味道差一口“江水味”,但没人敢拍胸脯说值十倍差价,吃的人图啥,都懂。

河豚这边画风突变。

以前考个河豚证得跑断腿,2023年国家统一发牌,厨师数量猛增35%,价格直接打八折。

南京街头甚至出现“河豚奶茶”“河豚刺身拼盘”,年轻人打卡发圈:终于不用拼死吃河豚,可以拼团吃河豚。

老饕摇头:少了“自己筷子先尝一口”的赌命环节,鲜味也好像打了折。

新顶流潮汕老鹅头也来凑热闹。

一只卤了八年的老鹅头拍出1.8万,老板拍胸脯:卤水比我都老,每天只卖两只。

吃客拍完照,把肉一丝丝掰下,蘸点蒜泥醋,边嚼边算:一口差不多一千,比喝茅台还刺激。

云南松露更离谱,2023年大旱减产,价格飙涨60%,西餐厅里薄薄三片要价四百,吃的人自我安慰:这是“森林里的钻石”,嚼得像吃土也得笑。

看了一圈,最稳的还是日本和牛。

A5级眼肉2000块一公斤,关税、检疫、空运,道道关卡把价格焊死在天花板。

主播带货喊破喉咙也砍不动,评论区一句“吃和牛才叫奖励自己”让钱包乖乖投降。

我把398的速食佛跳墙吃完,盒子扔进垃圾桶,忽然明白:奢侈菜现在拼的不是味道,是故事。

液氮、区块链、DNA、实验室、禁捕令、老卤水……谁把故事讲进人心窝,谁就能把一口吃的卖出天价。

至于是不是真值,胃知道,但朋友圈不知道。

所以别问398的佛跳墙算不算佛跳墙,要问你的炫耀欲需不需要这一碗。

来源:正直梦想X

相关推荐